六、陨星没有燃烧完的流星落到地面就成了陨石(也叫做陨星)。陨石表面都有一层很薄的黑色深褐色熔壳,有气印,这是由于燃烧引起的烧蚀痕迹。
大流星体下降时形成耀眼的火球,有爆炸声和隆隆声,有些在空中爆炸形成陨石雨,陨石撞击地面形成陨石坑。
陨石分为三类:石陨石(占陨石总数的92%。主要由硅酸盐组成,有少量的铁镍金属,密度为约3.3克/厘米3。
又分为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铁陨石(主要由铁镍金属组成,有少量的硫、磷、碳化合物,密度为7.8克/厘米3)和石铁陨石(主要由硅酸盐和铁镍最长,密度约为5.8克/厘米3)。
还有微陨石(落到地面的宇宙尘,直径不到1毫米,主要成分是铁镍,一般有磁性)、陨冰(落下的星际冰块,不久就融化成水了)和玻璃陨石(只有几厘米大小,有深褐色、黑色、绿色。
只在几个地方发现,同一地方的玻璃陨石的年龄相近)。陨石是我们能够直接得到的地外天体样品,因为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状态,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考古标本。
根据陨石研究得到的太阳系元素年龄约为54±4亿年,太阳星云开始凝聚时间是47亿年前,陨石凝结的年龄大约是45~46亿年,可以作为太阳系行星形成的年龄。
在陨石中还发现了60多种有机化合物,认为是由原始太阳星云凝聚晚期合成的,说明在地球形成之前,已经有一些构成生命的基本链条存在,为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过程开辟了一条道路。
发现陨石中的氧、镁、锶、钡、钐、碲、铀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异常,认为可能是在演化初期星云凝聚形成行星和陨石母体时,附近有超新星爆发产物掺入原始星云所致。
炁学提示:陨星没有星核,不属于星球类物质,而是非生物物质。陨星是太阳和大行星等星球喷射出来的物质演化形成的。
陨石的年龄不能够看成是太阳系形成的年龄,只能说明是被喷射出来的时间,也就是太阳系活动时间。
前面已经论述,太阳系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发生星壳的生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