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炁学原理 > 二、经络穴位理论

二、经络穴位理论(1 / 1)

二、经络穴位理论

易学指出:“气是人的根本,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不顺则病。气在经络穴位里”。经络穴位理论是关于精气的分布的学问,特别是关于气——元气和行气(神和炁,炁体和炁流)的分布、功能、现象等的知识。在中医、气功、武功、风水等书籍里都有关于经络穴位的介绍,这些学科是建立在经络穴位和气血的基础上的学科。气形成经络穴位系统,在气的外面是精。细胞和体液构成了生物的三态物体系统——固态、液态和气态系统,就是由骨肉血形成的形骸(肉体、肉身);炁体则构成了生物的虚物系统——炁态系统,它形成了意识(精神)和能量(生物能)现象。细胞形成了骨肉,在细胞之间有空隙存在。这些空隙被体液、气体和炁体所填充。体液形成了液态系统,气体形成了气态系统,炁体形成了炁态系统,就是经络穴位系统。经络埋在肉里,与血液、淋巴、神经液等体液的管道相通,体液与脏腑骨肉相连,形成了整个有生命力的生物体。炁流在经络里流动,通过炁子流入体液,然后流入肉,再流入骨。流入肉的有些就从皮肤流出体外,形成体温等能量现象。炁体只存在于经络穴位里,炁流则在经络穴位和体液与骨肉里流动,形成了生物能现象,形成了生理、心理、行为等所有的生命活动现象。经络穴位是由炁体形成的生命系统,其分布类似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分布,由经络穴位图所描绘。

古人以竹丝通脉,知所终始。诸经络皆通于脑,其分布如同神经系统。人有经络穴位,动物有经络穴位,植物有经络穴位,大地也有经络穴位。生物都有经络穴位系统,有经络穴位的就是生物,没有经络穴位的就是非生物。地球有经络穴位,所以地球就是一个生物体,所以地球能够诞生生命。易学说地球是万物之母,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地球生出来的,地球生出来的物质有非生物的地壳物质、地气物质、地炁物质以及生物。易学已经认识到经络穴位物质(气)对生物的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大凡有经络穴位的物体就有生命力,就是生物,就能够孕育生命,所以易学说“人为小天地”,这句话的另外意思是“天地是巨大的人”。天人(神人)最大,地人(鬼人)次之,真人最小。天气养地气,地气养人气。生物和地球都有经络穴位,所以地球能够孕育、诞生和养育生物,生物能够繁衍后代。地球的经络穴位由风水学介绍,人体的经络穴位知识由中医、气功等学科介绍。

经络穴位是经脉(主经络、大经络)、络脉(次经络、小经络、微经络)和穴位的总称。它们分别类似于江河、沟渠和蓄水地(大海、湖泊、水库、池塘、积水坑)。江河、沟渠和蓄水地里的物质是水,经络穴位里的物质是风水。风水是形成风现象的水,也就是气,也就是虚物——炁体和炁流。精形成形体,气形成经络穴位,即实物构成形体,虚物构成经络穴位。土石之精构成地球的形体,细胞之精构成生物的形体(骨肉、尸首、形骸)。风的本质是炁体在流动,风是炁流形成的现象,而不是空气分子在流动。空气分子的运动只是炁流引起的现象,就像水的流动引起水中的漂浮物的运动一样,并不是漂浮物自己在运动。风水者,五行炁流为风,元气炁体为水,合称风水。五行之水(水行气、水炁)是场炁流(有流动性),就像稳定流动的水流(形成水的动能冲力),元气之水是炁体场(没有流动性),就像静止的水(形成的势能压力)。静止的水能够使流动的水减速甚至停止流动,转变成为静止的水。气功利用入定的方法增加炁体的能量,提高炁体克制炁流的能力,最后使炁流转变成为炁体,达到养生目的。

在形体之内,在细胞之间有空隙存在,里面有体液(津血)和虚物(气,炁体和炁流)存在,体液和气形成了经络穴位系统。所以易学指出:经络主行气血。经络是气血流动的通道,就像水管是液体和气体流动的通道一样。就是说经络穴位里面流动的是气和血物质,经络是气血物质的共同管道。经络穴位系统与体液系统相通,由炁体占据时叫做气脉,就是经络穴位系统,由体液占据时叫做血脉,就是体液系统。炁流在气血二脉内流动形成了脉搏的脉动现象。中医把脉就是通过血脉的脉动情况了解气的阴阳五行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方法。经络穴位是由气构成的生命系统,经络的外面是精(炁粒,构成生物的形体——固态的骨肉发甲、液态的体液、气态的呼吸消化道三大生命系统),或者说,在精体里面有气(炁体和炁流)存在,气形成了经络穴位系统。炁体为经络穴位的主要物质,也是决定经络穴位存在的关键物质,炁流不能够决定经络穴位的存在。有炁体则有经络穴位,没有炁体则经络穴位消失。炁体为经络穴位的润滑剂,因为有炁体存在,炁流才能够顺利流动。就像水一样,有水的地方,水就容易通过,这种现象叫做“水就湿”,这个水包括淡水和风水。

山脉

血肉

经络炁体

炁流

穴位炁体

毛细血管

淋巴毛细管

神经

生物之经络穴位

大地之经络穴位

大地之经络

乳突和穴位

山水土

气循环脏腑体液循环

气循环、体液循环和脏腑的关系

图7.1经络穴位示意图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正经)和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还有十五条络脉(十二经之络、任督二络和脾之大络)。正经依经络之气的运行顺序是:手太阴肺经寅→手阳明大肠经卯→足阳明胃经辰→足太阴脾经巳→手少阴心经午→手太阳小肠经未→足太阳膀胱经申→足少阴肾经酉→手厥阴心包经戌→手少阳三焦经亥→足少阳胆经子→足厥阴肝经丑→肺经,形成一个联络全身的循环回路,有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经络之气在寅时流入肺经起作用,此时肺气最旺,肺功能最强。肺经之气为阴金之气,寅时之气为来自天体的阳木之气,金木相克,从而实现肺功能。卯时经络之气流入大肠经。经脉为里,络脉在表。筋是气的重要通道,有12经筋,由12经气主宰。任督二脉构成另外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在经络上面有365个固定穴位(与一年365天相应,所以易学里说人道与天道是相通的)和一些不固定穴位(阿是穴和特异穴,相当于临时形成的水坑洼地、积水地、人工池塘)。井荥俞经合五俞穴是调治内脏的要穴。在六阴经中,井荥俞经合五俞穴各属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在六阳经中,井荥俞经合五俞穴各属肺金、肾水、肝木、心火、脾土。皮主肺、肉主脾、脉主心、筋主肝、骨主肾。

经络内连通脏腑,并且通过脏腑和血系统连通(运行着气血),形成各自的回路,外连通肢节骨肉,通过穴位皮肤与外界相通。各条经络首尾相连,成为一体,形成密闭的循环回路,就像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经络之气连通脏腑,对脏腑的生理起到动力作用。五脏是心和心包络、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脏功能主运化,其经络在里属阴,腑功能主收藏,其经络在外属阳。脏腑一阴一阳互为里表:肝胆分属阴木阳木;心和心包与小肠和三焦分属阴火阳火,脾胃分属阴土阳土,肺与大肠分属阴金阳金,肾与膀胱分属阴水阳水。

经络穴位之气受到阻碍则流动异常就成为病气,就会出现病症。如果不及时清除病气,就会引起相应的脏腑发生病变。例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止于少商穴,每边有若干个穴位,由阴金之气主之(里面是阴金之气)。当肺经里的气异常(有病气)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病症体现在肺部、肺部附近和肺经上,还体现在与之有生克关系的脏腑及其经络穴位上,其主要病症是胸闷胀满、缺盆疼、喘咳、气逆、烦心、咽喉肿疼、肩背痛等。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了解经络穴位之气的阴阳五行性质及其与病症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知道是哪条经络穴位什么气发生了什么异变,从而达到看病(了解病情)的目的。

经络穴位系统就是意识系统、灵魂系统、精神系统、思维系统、第六感官、潜能系统,是易学已经认识而西学还不认识的系统。经络穴位里的气物质就是意识物质、灵魂物质、精神物质、思维物质、第六感官物质、潜能物质。意识物质脱离肉体的现象叫做灵魂出壳,灵魂之力叫做灵力、意识力、念力、意念力、精神力。灵魂是否存在?易学认为万物有灵。有人死后6年托梦其妹说:“我无房子可住”,后又托梦其弟说棺材外露,结果往视如梦不异,果然是坟墓损坏棺材外露,坟墓就是死者的房子。现实里类似的例子并不少听说,史书古籍上也有不少记载,在《西游记》里有多处记载灵魂事件(包括梦兆事件)。可以说灵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因此灵魂是存在的。活人的炁体形成意识现象,人死后经络穴位消失,也就表明气的消失,经络穴位物质(气)进入空中就形成了灵魂现象。灵魂是由炁体形成的炁团,同炁子相似。

西学一直不承认经络穴位的存在,也不承认气的存在,因为科学发展到现在如此的高度,解剖技术和显微镜技术已经让我们看见了细胞、分子甚至是原子,可是西学还没有发现经络穴位和气,也没有检测到它们存在的证据,血倒是看见了,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是要完全否定经络穴位也遇上了困难,因为“循经感传”的生命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得气”的气感会沿着经络的方向流动,这些是实验个体才能够感觉到的,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西学对经络的研究分成了实体学派和功能学派。实体学派没有看见经络穴位,否认了经络穴位的存在。功能学派把经络穴位当作神经的功能,但是气在经络里的传导速度明显小于神经的传导速度,传导的方向同神经也不一致。

解剖上发现,在穴位处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为什么人们在解剖的时候没有看见经络穴位系统和里面的炁体物质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炁体是虚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经络穴位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系统,哪怕是用再先进的显微镜也是看不见的。认识虚物只有通过虚物现象——即五行能量现象和经络穴位现象的方法。我们知道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量子构成的,归根到底生物是由量子构成的。在生物体内,量子只占全部体积的0.01%以下,其余99.99%以上的空间是由虚物占据的,大部分空间是由炁子占据,少部分由炁体和炁流占据。炁体和炁子占据的空间形成了经络穴位系统,这是广义的经络穴位,是炁学的经络穴位。中医和气功里面讲的经络穴位是狭义的经络穴位,是指炁体和炁流占据的系统,是除了骨肉细胞和体液以外的空间系统。我们通常讲的经络穴位就是狭义的经络穴位。我们虽然看不见经络穴位和里面的物质,但是可以测量出来。在1980年前后就有人拍摄到经络穴位的照片,与易学的描绘十分吻合,曾经在刊物和电视上发表过。

经络穴位图可以参考中医和气功书籍,其位置如图所示。

图7.2人体经络穴位图

最新小说: 变身反派少女 小倾心 木叶之赚钱养家 下路禁止秀恩爱[电竞] 全职召唤法师 穿成病弱反派后 召唤玩家后我成了海王 北地枪王张绣 火影中的学习大师 从乡村球队走向豪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