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羡对于魏征的到来,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只字不提什么投靠李建成的事情。现在李君羡有的是资本进行待价而沽,就要看谁给的代价好。在李君羡眼里,李建成完全不能够成事,李君羡不会选择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李世民才是明主,所以李君羡不会投靠李建成。不过虽然心里已经偏向了李世民,可是样子却不能够表现出来。
李君羡要做出一副待价而沽的姿态,来让李世民赶到了危机,这样李世民才会花费更大的代价来拉拢自己。到时候,自己的利益更大了。现在李君羡就在估计,自己能够从李世民那里弄到什么好处来。
而李君羡刚让婉儿把招待魏征的东西撤下去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看起来也是四十多岁,快要半百了。这个人看起来充满了书卷的气息,一看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家伙。李君羡暗暗小心,对付这种人不能掉以轻心啊!
“先生是哪位?”李君羡问道。
“李将军,在下房乔,字玄龄,在下只是秦王府的记室,当不起李将军称为先生!”
李君羡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李世民为了拉拢自己居然把房玄龄都给派来了。房玄龄是什么人,可是后世一代贞观时期的名臣,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都是贞观时期李世民的重要助手。而现在,房玄龄只是李世民的一个记室,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个秘书,刀笔吏。现在房玄龄的品级都没有李君羡高。
不过,李君羡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当然不会小看房玄龄了。房玄龄未来的成就不一般,甚至不是自己这个武将能够比的。未来二十多年,房玄龄可以说是人臣的巅峰,无数开国的武将都没有他权力大。而房玄龄爵位是国公,李君羡到了最后也只是一个县公而已,地位相差打了。如果不是房玄龄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房遗爱,恐怕还能够富贵好几代人啊!
“我的地位可真的不一般,居然来拉拢我的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啊!”李君羡心里不由得有些无语。
房玄龄非常默契的没有提到刚刚离开的魏征,他们虽然肯定是互相见到了,可是房玄龄也非常明白难得糊涂的道理。现在的朝廷里面,中立派系也有不少的。比如说后来的名帅李靖,还有李绩,都是中立派系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在皇子争斗里面保持中立,那也是一个安稳的方法。
“李将军,我现在真是怀念将军在秦王身边的日子啊!李将军和常何将军在秦王身边,和秦王一起冲锋陷阵,那沙场豪情可真是无可比拟。后来李将军和常何将军被陛下调动为玄武门的守将,秦王可是日夜思念,思念两位将军在身边的日子。秦王时常在我们身边言明,说两位将军是他的左膀右臂,可惜……哎!”
李君羡心里明白得很,这个李世民说没说这种话。就凭自己和常何,还不至于让李世民日思夜想。李君羡和常何的功劳都不算大,当时在李世民的幕府里面地位都不算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渊才会调动他们到玄武门。作为皇宫的守卫,重要的不是什么武艺,重要的是忠诚和没有复杂的关系。
如果李君羡是李世民的绝对亲信,李渊也不会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他们。即使李世民是自己的儿子,李渊也不会让自己儿子的亲信来保护自己,不然这就是给自己儿子做手脚的机会了。也是因为如此,虽然李君羡和常何曾经是李世民的老部下,而李建成也会想要来拉拢他们。李君羡和常何跟李世民的关系不算亲密,只是一般的老部下而已。
不过,李世民如果不借用这层老部下的关系来拉拢李君羡,那李世民就不配当一个历史有名的皇帝了。李世民想的就是通过这个老部下的关系,把常何还有李君羡拉过来。原先的历史李世民成功的把常何拉过来了,可是李君羡却保持了中立,两边都没有帮助。
不过现在,李君羡已经打算帮助李世民夺取皇位,这样自己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李君羡也有自信,自信自己不会像是原先的李君羡一样,被李世民杀死。
“秦王殿下对在下的恩德,在下时刻铭记于心。秦王殿下是有着一代仁君的典范,如果秦王殿下能够有执掌天下命运的一天,那天下百姓也就有福了!”李君羡含含糊糊的说了这么一句。
房玄龄听到了李君羡这么说,心里大喜过望啊!本来房玄龄还想要通过水磨工夫来让李君羡投靠,甚至做好了李君羡中立的准备了。房玄龄已经在心里开了条件,那就是将来李世民登基之后,可以加封李君羡为县公。不过现在好了,自己还没有开出条件,李君羡就表达了对李世民的好感,甚至说出了什么希望李世民有朝一日能够执掌天下命运,这是在赤裸裸的表忠心啊!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够说什么执掌天下命运,即使太子都不能够这么说。可是李君羡现在说希望李世民能够如此,是有些过分了。可是李世民现在是什么人,李世民现在的争斗其实已经是落入了下风了。李世民其实在心里已经被逼急了,准备要进行兵变。如果不是为了兵变,李世民也不会这么着急的拉拢皇宫的守卫将领。
现在的李世民,早就已经计划好了兵变的计划,就差想着具体在哪一个时间兵变。他们已经有了准备,只要拉拢了常何和李君羡,那就可以随时开始兵变了。如果没有这两个人,那兵变也是不能够成功的。现在李君羡如此赤裸裸地表忠心,那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很多了。至于另一个常何,即使他不投靠,保持中立也足以让兵变顺利举行了。
“秦王殿下说了,如果他能够执掌天下,必定会以一国公卿之礼来礼敬李将军!”房玄龄补充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