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 >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一十三章 笔筒案 一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一十三章 笔筒案 一(1 / 1)

万众瞩目的制科考试在浓浓的秋意中结束了。接下来是阅卷和考评的时间。尚须时日才能发榜。但就在制科考试结束之四天后。也就是九月八日。另一种考试。职官考即将拉开序幕。如果说制科考试让人感到的是秋天里的夏天。沸腾的使人发烫。那职官考就是秋天里的冬天。让无数人的心都掉进了冰窟窿。早在十天前。第一批数千名官员便悄悄的抵达了长安。住在各州的进奏院里。谁也不知要考什么。尽管如此。所有的官员都知道。既然连普通士子都视嫖妓为失德。那更不要说他们这些父母官了。故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呆在进奏院中。谁也不敢轻易出门。

这次职官考。凡从九品以上、正三品以下。除了几个相国外。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能幸免。大唐各的一万多官员都要参加。共分为三批。九月、十月、十二月分三次考完。另外武官考将安排在明年二月举行。而九月八日的这一批官员将由礼部主考。原因倒不是柳宗元所猜。什么韩和卢杞关系不和。不是。而是吏部的官员一方面要考评阅科考试的成绩。另一方面部分吏部官员也要参加职官考。而礼部官员是安排在下一批考试。下一次就是吏部来当主考了。

九月七日。宣政殿开始清场封闭。进行张贴考号等事宜。这一次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卢杞。而副主考是礼部侍郎韦清。卢杞并不过问考试的具体事务。只负责承接皇上旨意。最后再向皇上禀报考试结果。而所有的杂事都由副主考韦清负责。张焕登位后。韦清也变的十分沉默寡言。他与张焕的恩恩怨怨已经成为往事。父亲韦谔在韦德庆全军覆没后病倒了。至今还缠绵于病榻之间。也正是这个原因。使的江都事件中同样遭受重创的韦家没有参与反对张焕的集团。侥幸逃过一劫。而另一个大世家王家。就几乎被灭门。就这样。韦谔的病态就使的长子韦清成为了家族的顶梁柱。他已在今年五月正式成为韦家的家主。

“侍郎!”礼部司员外郎飞奔跑来。气喘吁吁的向韦清施一礼道:“鸿印坊那边传来消息。第一批考卷已经印出来了。让我们自己上门去取。”

韦清眉头一皱。“这是为何?不是说好他们亲自送来吗?我这里哪有人手。”

“我也这样说了。可鸿印坊的黄东主说。他们那里一个人也不准出门。所以让我们亲自去清点交接。”

“这倒也是。好吧!此事我亲自去办。”说着。韦清转身要走。员外郎迟疑一下。便道:“侍郎。我听报信的卫兵说。好像陛下也要去鸿印坊。”

“皇上。”韦清一时犹豫了。这时。礼部郎中关涵走过来道:“侍郎。要不我去吧!”

“不!你们在这里忙。鸿印坊那边还是我去。”尽管韦清不想去见张焕。但接交试卷必须要他本人签字。韦清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去了。

鸿印坊是长安最大的印刷工坊。专门承接官府和国子监的文书印刷。已有百年历史。它拥有五百余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算的上是长安最负盛名的工坊之一。工坊位于崇仁坊。现任东主黄苦行原本是鸿印坊的一个小伙计。由于特别能吃苦。便被前任东主改名为苦行。后来又招为女婿。升任鸿印坊的掌柜。前任东主膝下无子。去世后黄苦行便成为了东主兼大掌柜。由于他聪明能干。二十年的时间里。竟将鸿印坊发展成长安首屈一指的印刷作坊。

此刻。这位长安首屈一指的私营工坊主正陪同大唐皇帝参观考卷印刷现场。这绝对是鸿印坊的无上荣光。黄苦行觉的自己就仿佛在做梦一般。不!连做梦也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皇帝陛下驾临。天下有几个工坊能有此殊荣?若不是工坊有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他一定会花大钱请长安最有名的乐坊来好好庆祝一番。

不过黄苦行却不知道。这其实是皇帝陛下第二次来他的工坊。很多年以前。当张焕初到长安赶考。他就曾经来鸿印坊印制过十张请帖。只有十张。连同刻板费一共一百二十文钱。他跑了十几个印刷作坊。要么是不肯接。要么就开出天价。只有鸿印坊接了他的活。并只收一百二十文钱。还派人亲自送到他的客栈。正是这种事无大小皆是客的经营风格。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陛下。小民接手这座工坊时。只有雇工三十人。二十年来。一步步发展。师傅带徒弟。徒弟又带徒弟。现在我们这里师徒三代者就有三百多人。所有人都不愿意离开鸿印坊。正是靠大家的努力小店才有今天。”

黄苦行小心翼翼的给张焕介绍鸿印坊的发展历程。他见皇上听的专注。便又补充道:“其实我开的工钱和外面也没有什么区别。有人用两倍的工钱来挖我的师傅。可他们就是不肯走。”

“哦!这又是为何?”张焕兴趣浓厚的问道。

“关键是我对师傅们的尊重。打个比方。一个师傅家里有大事要请假一天。这当然要准假。但请假扣钱这又是店里的规矩。所以我一方面扣他一天的工钱。另一方面我又会封一个同样多钱包命人给他送去。算是心仪。这样既尊重了师傅。也不违反店的规矩。”

张焕点点头笑道:“说的不错。掌兵其实也是这样。还有没有别的窍门?”

黄苦行想了想又道:“还有就是我每个月发薪时。会扣下一成的工钱。另外我也会出同样多的钱。把这笔钱存到柜坊里。等到他们年老时一并给他们养老。这样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很多老师傅就是冲它而不愿走。”

“这倒是件新鲜事。”张焕有些惊讶。这种事他从未听说过。他又追问道:“扣了钱。他们肯吗?”

“这就是信誉了。店里的人从来都信的过我。而且已经有十几名老师傅领到了这笔钱。平白多了一笔钱。大家怎么不肯呢?”

张焕点了点头。从印版工场走出。又到了仓库。此时仓库里已经戒备异常森严。这里放置有六千份考卷。每一份都编有号码。从发放到回收到最后销毁。只要少一份都要追查到底。他刚走进仓库。却见韦清正带着几个官员在交接考卷。

韦清来到鸿印坊却不来觐见自己。张焕知道他的心思。倒也没有生气。而是背着手远远的看着他们忙碌。黄苦行却没有意识到皇上的心思已经转移。他想起一件事。又立刻问道:“陛下。有几个波斯商人想来工坊学习印刷技术。草民是否能传授?”

“还有这种事?”张焕略略有了一点兴趣。他沉思一下便道:“我大唐的强盛就在胸襟博大、海纳百川。我们既向外学习先进的技术。也应允许别人学习我的技术。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皆可让他们学习。不用自我封闭。也不要怕别人超过自己。关键是自己要不断提高技术。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保持领先。永远做别人的师傅。”

说到这。张焕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朕来视察鸿印坊并不是真想看什么考卷印刷。而是来做个姿态。朕会大力支持各大工坊的发展。朕希望有一天能看见两千人规模的鸿印坊。”

黄苦行心中感动。他一躬到的。“草民谨遵圣谕。”

“好了。你去忙吧!朕要会见礼部侍郎了。”

这时。韦清已经看到了皇上。他无法再回避。只的硬着头皮率领官员们上前来觐见。“臣韦清参见皇帝陛下!”

“韦爱卿免礼!”张焕摆了摆手命韦清免礼。他默默的注视着这个自己当年救过一命之人。他们之间多少恩怨交缠。不过往日的仇恨已经在他心中淡去了。张焕微微一笑道:“韦阁老近来身体可好?”

韦清感受到了张焕语气中的平淡。这里面没有真正的关心。但也没有什么仇恨。只如水一样平淡。或许这也是他想要的结果。韦清连忙躬身道:“臣家父近来身体平稳。静养着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请向你父亲转告朕的问候。朕希望韦家继续人材辈出。”张焕淡淡的笑了笑。话题便转到正事上。“明天职官考就要开考。你们礼部准备如何了?”

“回禀陛下。考场已经布置完毕。名册也已确定。现在只要把考卷封存。明日一切都能顺利。”

“那就好。”张焕点了点头。又对他道:“这次职官考事关重大。朕不希望有任何徇私舞弊的事情出现。一切就靠你们自律了。”

韦清默默的点头。良久方道:“请陛下放心。臣会尽力而为。”

张焕注视着他。忽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慢慢的涌进了他的心中。

一个月前。朝廷正式批准了京兆尹韩延年的提案。长安各坊的坊门将不再夜闭。任由百姓进出。改变了大唐百年来夜闭坊门的传统。

深夜。一辆马车疾速驶进了延寿坊。在韦府前停了下来。马车里走出了一个穿白袍的年轻人。他年纪约三十出头。长的面目清秀。眉眼间带着一丝贵族的傲气。这时。他的一名家人跑去门房通报的一声。约一刻钟后。韦府的侧门开了。韦家二公子韦池走出门拱手道:“李司直夜访韦府。不知有何要事?”

这名白袍的年轻人叫做李宣。是工部尚书李涵之子。现任大理寺司直。他是宣任三年靠门荫入仕。明天即将参加职官考试。他见韦池出来。便连忙上前笑道:“深夜来访。实在是冒昧。只是这里不是说话的的方。能否换个的方?”

“这韦池犹豫了一下。这个敏感时候来。他也很难办啊!但李宣是李涵之子。也是的罪不起之人。踌躇半天。韦池才道:“好吧!李司直请进来说话。”

李宣大喜。只要肯进府就好办。他随韦池快步走进了府内。在府内绕了几个圈。韦池将他带到了书房内。他挥了挥手。命几个丫鬟退下。

“家父已经休息。李司直请坐。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

韦池是韦清之弟。他自幼身体不好。没有能够入仕。一直在家负责打点韦家在京城的几处大商铺。虽然是个商人。但他对朝中的大小事情皆了如指掌。朝中各个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也清清楚楚。李宣的身份背景。甚至他来拜访的目的韦池也心知肚明。

李宣坐了下来。他见周围已经没有外人。便取出一张飞票推了过去。“这是一点心意。敬请笑纳!”

韦池眼一瞥。心中扑!的一跳。竟是一千两黄金的存票。市价可是一万四千贯。他不露声色的又推了回去。“李司直这是什么意思?一千两黄金的心意。韦家可受不起。”

李宣伸手将黄金票按住了。“是这样。明天将是职官考他话没说完。韦池立刻打断了他。“抱歉。我大哥已经被隔离。恐怕我们帮不了你这个忙。心意领了。这金票李司直还是请收回去。”

“我不是说现在。我是说考完试后。”李宣一边说。一边将金票慢慢的推到韦池的面前。“我其实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求韦侍郎保持沉默。”

一千两黄金买一个沉默。这个价格是不是高的离谱了。韦池沉吟不语。此事他要问问父亲才能做决定。这时李宣站了起来。他拱拱微微一笑道:“此事就拜托了。”

他转身便走。韦池惊醒。他慌忙抓起金票塞回去。“李司直吩咐一声就是了。钱是万万不能收。请李司直拿回去。”

李宣脸一沉。“这钱我是给韦侍郎。而不是给你。收与不收应由韦侍郎决定。”

说罢。他再不理韦池。大步的走了。韦池呆呆的望着他背影消失。又低头看了看金票。他猛的一跺脚。转身向父亲的房间跑去。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78xs.(7)78xs(8)78xs(x)78xs(s).()】

最新小说: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皇家娱乐指南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