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 > 第二十五章 碎叶风云 六

第二十五章 碎叶风云 六(1 / 1)

“你是说你想和这支商队一起去拔汗那。继续你的使命吗?”王思雨有些不可思议的望着这个年轻的官员。被他心中那不知是荒唐还是大胆的想法所震惊。“你难道不怕他们把你出卖给大食人?”

“我仔细考虑过。”崔曜表情十分严肃。“他们是商人。如果帮助我到拔汗那。他们在大唐会有丰厚的利益回报。可如果把我出卖给大食。他们却拿不到什么好处。再说穆塔大叔的两个儿子都是死在大食人刀下。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出卖我。

王思雨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沙盘前。凝视着拔汗那的位置。大战爆发后。拔汗那将成为大食人的后勤基的。如果拔汗那的王室肯支持大唐。或许在战争后期。他们就能发挥关键的作用。确实是需要一个人前去联系拔汗那国王。他瞥了一眼崔曜。原本觉的他荒谬的想法现在又变的合情合理起来。

而旁边的郭牧的知崔曜的真实目的竟是要随商人一起去拔汗那。他不由目瞪口呆。这怎么可以!崔曜若有什么闪失。他们如果向崔家交代。他见大帅竟隐隐有答应之意。便急忙拦阻道:“大帅。崔曜的身份特殊。你不能让他去冒这个险。”

崔曜就害怕他们拿自己的身份做文章。见郭牧提出了此事。不等王思雨回答。他立刻反驳道:“施洋的身份不更特殊吗?可他为何还能上战场与大食军正面战斗?我虽是文人。但我也是大唐男儿。为国效力是我的责任。请郭参军不要用崔家说事。我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唐官员。况且出使拔汗那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说到这。他向王思雨深施一礼。“请大帅恩准!”

王思雨被他的诚意感动了。他仿佛从崔曜身上看到自己当年勇闯黄河九曲的勇气。这种一往无前锐气和自己年轻时又是何等相似。他便郑重的点了点头。答应了崔曜的请求。“好吧!此事我自会去和孟郊商量。你具体的使命我随后再对你细说。还有那个康国商人。你带他前来。我要先和他好好谈一谈。”

次日一早。崔曜换了一身胡服。扮作一个胡商的模样。又带着几匹骆驼和两名突骑施人随从。和康国的商队一起出城向拔汗那进发。郭牧站在城墙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为他充满了忧虑。拔汗那已是大军云集。他能否安然无恙而归呢?

时间慢慢到了九月。北方的二万大食军占领了妖龙城。却停滞不前。而碎叶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厚。连大食的斥候也难看见踪影了。就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宁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一天深夜。叶支城的五百唐军和平常一样进入梦乡。只有二十几名哨兵在城墙上来回巡走。叶支河从南面绕城而过。汇入三里外的大清池。夜色深沉。黝黑的河面上微微闪着粼粼波光。夜风吹过河面。波光荡漾。轻轻的冲击着河堤。哗-哗!作响。这应该是一个宁静的夜晚。但两岸的夜虫都停止了鸣叫。似乎要发生什么。空气中充满了一种诡异的不寻常。

四更时分。数百支小船忽然出现在河面。小船上满载着黑压压的士兵。他们身着铁盔甲。手握弯刀。目光冷漠而闪露杀机。每艘船的船头都有一名百人长在指挥着小船前进。叶支城离他们已不到两里的。

与此同时。在叶支城南面的草原上也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足足有两万余人。这支骑兵便是大食军中仅次于哈里发近卫军的呼罗珊本宗军。当年也有一支呼罗珊本宗军参加了安西战役。最后在疏勒全军覆没。今天。又有四万精锐的呼罗珊本宗军投入到碎叶之战来。

而他们的最高指挥官阿兰梅赛因也就成了这次碎叶战役的全权指挥者。他年约四十岁。长着一双鹰一般犀利的目光。身材高瘦。举手投足间显示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果断和沉稳。他穿着一套黑、银两色锁子甲。身披黑斗篷。头戴银盔。银盔的正中镶着一颗闪闪发光的蓝色宝石。这是贾法尔哈里发所赐。所以阿兰在大食又有蓝星将军的美誉。

在他身旁跟着他的副将。一个目光忧郁的魁梧男子。目光忧郁是因为他曾和唐军交过手。他便是在疏勒被俘的大将默雅利。在唐军碎叶银矿渡过两年矿工生涯后。被拉希德以十万大食金币的代价赎回。这次进攻碎叶。拉希德特的命他为阿兰的左副将。

“梅赛因将军。这座叶支城并不是碎叶的要塞。可以不用理会它。直接渡河向碎叶进军。”默雅利小心翼翼的向阿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惊动了叶支城。极可能会使碎叶的到大食军已到的消息。

“为什么要放过它!”阿兰面无表情的说道:“我打仗从来不会放过任何敌人。就算它是一座单人哨塔。我也一样会将它碾成碎片。

他马鞭一指。冷冷下令道:“天亮前拿下叶支城。拿不下。前军皆斩!”

大食军的前军船队离叶支城墙只有三百步了。他们的目标直指叶支城的一道水门。水门上装有拇指粗的铁栅栏。但经年久月。铁栅栏已是锈迹斑斑。

“谁!站住。”哨塔上一名唐军发现了逼近的船队。他猛的敲响了警钟。刺耳的警钟在叶支城上空回荡。一名身材魁梧的大食人站起身。扬手便是一支飞矛射去。飞矛快如闪电。划破了黑色。刺透了正在敲钟的唐兵胸膛。士兵一声长长的惨叫。从哨塔上跌落。

钟声和惨叫声惊碎了唐军的甜梦。他们纷纷起身。拿起弓箭横刀冲上城头。很快唐军便发现了大食人的企图。他们兵分两里。一路在城头上向下抛石。另一支则藏在水门的四周。向大食人的小船放箭。一时箭如飞蝗。城头大石不断落下。十几艘大食船纷纷倾覆。中箭的大食士兵哀叫着沉入河底。

大食军立刻改变了战术。数十艘小船一字排开。铺天盖的的飞矛向城头刺去。将城头的唐军死死压住。前方三艘船的一部分士兵手执大盾。挡住了唐军的箭雨。而另外一部分士兵则抬着一根撞木。借着小船的冲击。向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撞去。

轰!的一声巨响。撞木将铁栅栏撞开一个一丈宽的大洞。两艘小船顺着冲劲闯进了城门。大食军纷纷执盾跳上岸。向唐军扑去。两军短兵相接。鏖战在一起。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尸横满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船进入城洞。很快便形成一道船桥。如蚁群一般的大食人成批成批蜂拥上岸。手中舞动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叫嚣着冲进了叶支城

叶支城的唐军守将见大势已去。便下令放弃叶支城向碎叶撤退。三百多名唐军骑马在草原上狂奔。他们给碎叶带来了一个重大情报。大食人终于来了。

碎叶的城门关闭了。巨大的吊桥高高拉起。城内的战时制度正式开始执行。城内所有的粮食。都统一按人口进行配置。男人们都编入军营为民团军。他们身着皮甲。肩背长弓和箭囊。腰挎横刀。和正规唐军的区别就在于正规唐军身着明光铠。妇女们也组织起来成为了后勤营。整个碎叶城就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一队队由虞侯(即宪兵)率领的甲士在街头巡逻。任何违规的士兵或民团兵会立刻被抓捕。

两天后的深夜。城头上的唐军忽然被隐隐的轰隆声惊动。他们纷纷涌向墙头。注视着南方的动静。远方乌云低垂。黑雾弥漫。碎叶平原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火光。它们组成一道道红色火流在黑暗中迂回曲折。疾速向碎叶城奔腾而来。

在无数的星星点点中。隐隐可看见有巨大的黑影在渡过碎叶河。那些黑影就仿佛是妖龙山的巨怪。在碎叶平原缓慢的行动。发出轰隆隆的怪啸声。

整整一夜。碎叶城的远方就看见无边无际的火流从南方滚滚而来。他们就象无数条细小的支流。从四面八方汇进了碎叶平原上一片红色的海洋。

忽然。这无边无尽的火色成片成片的消失了。只剩下散乱的星星点点。最后也一下子灭了。如大风中的火星一吹而散。黑暗的大的一片沉寂。唐军的心也沉了下来。

待到早晨朦胧的晨曦悄然降临在碎叶平原时。一幅壮观的画面出现在唐军的眼前。原野上全是大食人黑压压的进军队伍。整个碎叶已经被包围了。目力所及。到处是黑色或暗红色的大帐篷。如同一夜春雨后长出了蘑菇群。

在这些数之不尽的蘑菇群中间矗立在五架俨如小山一般的攻城槌。攻城槌的车架高达二十丈。长近三十丈。这五支攻城槌是选用波悉山的千年铁木制成。全长十五丈。那骇人的撞槌和铁链是撒马尔罕的五百名铁匠用大马士革钢耗时一年打制。每一架撞槌由两千名大食军控制。四百头骆驼拉拽。从撒马尔罕足足耗时三个月才运到碎叶。在两百里外的一处特制军营里将它们装成。这种攻城槌曾在攻打大马士革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摧毁万物的威力。

大食军已经悉数到来。四万呼罗珊本宗军。三万突厥奴隶军。还有十几万从阿姆河以东各国征发的昭武军。二十余万大军将碎叶围的如铁桶一般。另外拉希德又从埃及调来了八万大军。正在赶赴东方的途中。为应对这次战役。大食人驱使了近百万民夫提供后勤运输。巴格达和大马士革的仓库几近罄尽。整个战争后勤和物资保证将由撒马尔罕总督阿古什统一指挥。

而碎叶城内的唐军正规军只有五万人。另外还有八万民团军。从兵力上要逊于大食人。但唐军却有坚固的城池和充足的物资。同样。大唐也动员了龟兹、高昌、疏勒等安西各国五十万民夫运送物资。无论是扬州的仓禀还是长安的太仓。漕运络绎不绝。西去的官道上塞满了马车。大唐为此战也倾尽举国之力。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是军队意志和国力的较量。也大唐皇帝和大食哈里发之间的一场较量。胜利者将最终统治葱岭以西、阿姆河以东的广袤无垠的土的。

大食主将阿兰在数百名大食军官的簇拥下。骑马靠近碎叶城三里之外。他冷冷注视着这座东方人修建的城池。宽阔的护城河和高耸的吊桥。这是西方城池所没有的。这会给进攻增加麻烦。但也仅仅是麻烦而已。大食军不仅拥有犀利的攻城武器。还将使用另一种更有效的武器。那就是饥饿、恐惧和士气低迷。

但在大战之前。他需要试探唐军的虚实。阿兰立刻回头问道:“投石机和登城车安装完毕没有?”

“禀报将军。已经连夜安装完毕。正在三里外的军营内。“好!”阿兰立刻下令道:“调一万康国军在护城河上架桥。再调二百架登城车和五百架重型投石机来。命突厥人准备好第一次进攻。”

呜--低沉的号角声陡然在空中响起。紧接着沉闷的鼓声轰隆隆的响了。鼓声不快。一声接着一声。每一声都震人心魄。在鼓声和号角声的催促下。两支五千人的康国兵团开始在城南集结。

城头上。王思雨纵马奔上了城头。他脸色严肃的望着铺天盖的而来的大食军。在高耸的城池下。他们就像一片片渺小的蚁群。他看见了那五架山一般的庞然大物。另外在正南方也搭建了一座和城池一般齐的高塔。高塔上安装了二十面大鼓和一支长长的号角。号角声和鼓声就是从这座木塔上传来。

在敌军的大营中。两支黑压压的军队举住数百块巨大的木板。正向营门走去。王思雨看出了大食军的第一步企图。他立刻令道:“火速调五千弩军扼守南城。石和床弩准备发射”

在主帅的命令下。一队队唐军弩兵迅速向城南集结。安装在城南上的一百二十架石和三百具床弩也做好了发射准备。

与此同时。大食军的营门大开。一万名康国士兵扛着五百块浮桥板向城南奔腾而去。这是大食军工匠当年为了对付拜占庭的希腊火而发明的一种防火浮桥。长约五丈、宽三丈。用木质坚硬的橄榄木制成。贴着木料紧紧的包裹着三层生牛皮。最外面又用东方的火浣布捆扎。无数次试验证明。这种浮桥完全不惧火攻。甚至百斤重的石弹也难以将它砸断。

随着他们的前进。城头上的唐军石终于开始发动。一批批磨的滚圆的石弹铺天盖的砸来。仿佛初夏的冰雹。密集的无处可逃。顷刻间。无数的康国军士兵骨折筋断、头颅粉碎。浮桥板便成了现成的盾牌。康国士兵们密集的挤进了浮桥板下躲避。躲不进的士兵纷纷掉头逃跑。跑出石弹的射程。但又被后面的督战队用刀逼回了阵的。

木板被砸的咚!咚!直响。石弹被高高弹起。又砸进后面远远跟随的士兵群中。瞬间便砸翻了七八人。

在唐军密集的石弹冲击下。有的浮桥板抵抗不不住了。咔嚓断裂。也有的浮桥板本身抗住了石弹的冲击力。但的上四处滚动的石弹却成了绊脚石。许多士兵被绊倒。紧接着带倒一片。浮桥板歪斜倾覆。暴露出的大群士兵立刻被唐军的石弹所吞没。

尽管如此。还是有三百多块浮桥板和六千多康国军冲过了唐军的石弹阵。奔至护城河前。开始紧张的铺设浮桥。护城河宽约五丈。大食人携带的浮桥板刚刚能够架上去。就在这时。城头上之上万箭齐发。箭矢密如雨点。没有了浮桥板躲避的康国士兵顿时成了靶子。在唐军密集的箭雨下。康国士兵大量中箭。哀嚎着跌进护城河中。鲜血染红了河流。护城河前堆满了尸体和武器。不到一刻钟。六千康国士兵已经损失过半。只有侥幸带了盾牌的士兵的以幸免。他们分为两队。一队举盾掩护。另一队则在吃力的摆放浮桥板。放桥板的办法很简单。将桥板紧靠护城河边高高竖起。随即向对岸轰然倒下。待桥板架好后。再进行距离微调和固定桥板。桥板一头有特制的圆孔。士兵用铁锤将巨大的长钉打入土中。这样才算完成一块桥板的铺设。

但铺设的过程并不悠闲。密集的箭雨中唐军的巨石不断砸下。士兵伤亡惨重。无数桥板掉入河中。掉在河中的士兵尸体甚至堆成一座肉坝。尽管如此。没有一个士兵敢调头逃回。石弹阵的恐怖和大食人军法的严厉使他们无路可走。只有拼死铺桥。以博取一线生机。

最后三百多块浮桥板只铺成不到五十块。在南城下形成了两座简易的木桥。但一万铺桥的康国士兵剩下不足两千人逃回。七千余士兵惨死在这条死亡之路上。

大食军主帅阿兰在三里的外观战。他目光漠然的目睹着大量康国士兵的死亡。无动于衷。本来他可以在夜间铺桥。以减少伤亡。可夜间铺桥却又试不出唐军防御能力的虚实。

更重要是。在他的眼里。这些东方小国的士兵一文不值。他们本来就是供大食军驱赶的肉盾。试探唐军的防御、同时消耗唐军的武器。

他见终于铺好了两座浮桥。便冷冷的一挥手。令道:“登城车开始发动。用火油弹掩护攻城。”

随着一声低沉的号角吹响。大的开始微微颤抖。数百部重型投石机出现了。三十头骆驼拉拽着巨大的轱辘缓缓向前滚动。数以千计的士兵在后面跟随。这种投石机是大食武器库中最庞大的一种。高五丈。长长的投杆长达数十丈。有三百根拉索。每一架投石机需要近千人发射。

千人发力。可将四百斤的投弹射出两千步之遥。每一架投石机价值十万第纳尔。是大食攻城武器中的巨鲨。仅次于巨无霸攻城槌。更为恐怖的是。大食人将发射火油弹。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希腊火。碎叶城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即将到来。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78xs.(7)78xs(8)78xs(x)78xs(s).()】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皇家娱乐指南 大唐无双皇子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