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太子二度被废后,胤禩也屡次遭到康熙的责骂,几乎落到诚惶诚恐、名誉扫地的地步。这时,本属于“八王党”的某皇子却突然受到康熙的重视,这就是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原名叫胤祯,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和四阿哥胤禛是同母所生,但比胤禛小十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禵只有二十一岁,当时还年轻不懂事,经常和胤禩、胤禟混在一起,那次因为帮胤禩说话,差点被康熙拿刀砍了。不过,他也是走了狗屎运,那次事件过后,康熙反而对他另眼相看,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爵的时候,胤禵不但被封为贝子,还得到了大阿哥胤褆被削夺的一切。
等到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二废太子后,胤禵开始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八阿哥屡被打击的情况下,胤禵逐渐脱离胤禩的影响而独立门户,并成为康熙末年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五十二年(1713年)的随驾记录来看,胤禵几乎参与了康熙所有的出巡。由此可见,康熙晚年对他是很看重的。
机会说来就来。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所部突然侵入西藏,杀死拉藏汗,不但使得西藏陷入一片混乱,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四川、云南和青海等地的安全。策妄阿喇布坦在噶尔丹被消灭后,对清朝很是恭顺,但却暗地里收拢噶尔丹的余部,试图恢复准葛尔部原先的威势。此人不除,西北难安。
本来在顺治九年(1652年)的时候,西藏的五世**罗桑嘉措曾率领班禅和藏官随从三千余人前往京师,受到了顺治的隆重接待和册封,西藏也被纳入了清朝的统治范围。
五世**圆寂后,他培养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为独掌西藏的政治权力,伪称“**入定,居高阁不见人,凡事传**之命以行”,密不发丧达十五年之久。一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征准噶尔丹时,从俘虏的口中才得知五世**早已去世,于是降旨向桑结嘉措问罪。桑结嘉措十分惶恐,这才将实情禀告朝廷并选定仓央嘉措为六世**的“灵童”,并将之迎至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桑结嘉措和拉藏汗(和硕特蒙古部,当时控制西藏)发生冲突,结果桑结嘉措败亡,其所立的六世**仓央嘉措也被拉藏汗指为伪六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命将仓央嘉措解送至京师。但很奇怪的是,仓央嘉措在解送途中,在青海地界“绝然遁去”,不知所终。
桑结嘉措败亡后,他的余部逃到了策妄阿喇布坦那里去求援。策妄阿喇布坦便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乘机侵扰西藏,拉藏汗被杀。对此,康熙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令西安将军额伦特领兵前往西藏平叛。但由于西藏的地形复杂,在进军途中,额伦特战败身亡,所率的军队也几乎全军覆没。
清军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熙叹息道,我老了,血气渐衰,若是我少壮时,早已成功了。但光叹息也没有用,康熙考虑到当时蒙古各部都信仰喇嘛教,如果让策妄阿喇布坦控制了西藏喇嘛教的话,后患无穷,于是决定派皇子亲自出征,当时就选定了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当时三十一岁,正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胤禩等人见胤禵受宠,都认为这是老皇帝看中了胤禵,要他历练,以积累资历和威望好继承皇位。为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胤禩暂且打消自己夺储的念头,转而支持胤禵夺取储位。胤禟和他的胤禵从来就是一条心,自然不甘落于人后,他不但对胤禵提供经济上的协助,并热心为胤禵试制军备,据说还特意帮助胤禵设计了一种战车,命人依样画好图纸,带往西宁,可谓是不遗余力。胤禟还说,胤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现今出兵,皇上看的也很重,将来之皇太子一定是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胤禵被破格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用正黄旗纛,授予亲王待遇,行文称大将军王。十二月十二日,在胤禵率兵启程的日子,康熙亲自在太和殿主持了颁敕印仪式。当时的出师礼极为隆重,凡是出征的王、贝勒、贝子、公等全部戎装齐集于太和殿前,随同出征的还有弘曙、弘治和弘僖,时称“内廷三阿哥”,都是康熙的孙子辈,另还有郡王、亲王数人。其他不出征的王、贝勒、贝子、公和二品以上官员,也全都集合于午门之外,为胤禵送行。
胤禵受印之后,上马出午门,随后由**至德胜门,诸王、贝勒、贝子、公和二品以上官员俱送至德胜门列兵处。随着胤禵的一声令下,出发的号角齐鸣,旗帜迎风飘扬,十万大军在漫天风尘中,踏上了西征的路程。
随后,康熙又亲谕前往助战的青海厄鲁特蒙古各部说:“大将军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即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胤禵出征后,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很快便将数名办事不力的官员参奏罢职,军心为之一振。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胤禵的西征大军兵分三路,围逼侵入西藏的策妄阿喇布坦。策妄阿喇布坦见势不妙,便慌忙率领部众逃回了原准葛尔领地。结果胤禵有征无战,很不过瘾。不过,后面的事情也颇为棘手,虽然策妄阿喇布坦跑了,但西藏仍旧是一片混乱,当务之急是赶紧册立新的**喇嘛,以安定当地的局势。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末,胤褆寻访到青海塔尔寺青年喇嘛格桑嘉措作为七世**,康熙随后册封了金印和金册(分别重达一百三十两和一百五十两)。随后,胤禵坐镇西宁,派兵护送格桑嘉措前往拉萨,并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九月在布达拉宫行坐床礼,西藏的局势这才稳定下来,胤禵也圆满完成了平定西藏的任务。后来,康熙还在西藏立碑纪念,颂扬此次功绩。可惜雍正上台后,硬说碑文“并不颂扬皇考,惟称赞大将军胤禵”,下令将碑毁掉,改撰新文。
再说胤禵,西藏平定后的任务就是厉兵秣马,筹备粮饷,准备来年进剿准葛尔,彻底消灭策妄阿喇布坦势力。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康熙将胤禵召回京师,面授用兵方略。胤禵到京城时,康熙特命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率领内大臣前往城外郊迎,仪式颇为隆重。胤禟当时生怕康熙不再让胤褆回军中立功了,还私下抱怨说:“皇父明是不让十四阿哥成功,恐怕成功之后,难于安顿他。”然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康熙仍让胤禵回到军中。
早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前,胤禵已经表现出对储位的兴趣了。他曾经接见李光地的门人翰林院编修陈万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和当年八阿哥胤禩“礼贤下士”颇有几分相像。胤禵第一次离京的时候,曾对特意叮嘱胤禟说:“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息”,他怕胤禟听不懂,又说:“若圣祖皇帝但有欠安,就早早带一个信。”
醉翁之意不在酒,胤禵关心的不仅仅是老爸的健康,着重点其实是落在“皇父年高”这句话上,其中的含义昭然若揭。胤禵在西北的时候,继续招贤纳士,很关心自己的前途。当时有个叫张恺的算命人,故意奉承他说:“这命是元(玄)武当权,贵不可言,将来定有九五之尊,运气到三十九岁就大贵了。”胤禵听了十分开心,称他“说的很是”,这人也由此骗得大把银子。
但很奇怪的是,胤禵虽然表面风光,但在出征已近四年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得到封王,依旧是贝子的身份。虽然他行文的时候都用“大将军王”的字样,但毕竟还不是正式的封王。很多人认为康熙之所以要让胤禵出征,目的就是要让他立功,然后顺理成章的接替皇位。
雍正(即四阿哥胤禛)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在他钦定的《大义觉迷录》中,他说过有这样一段话:“逆党乃云圣意欲传大位于胤禵,独不思皇考春秋已高,岂有将欲传大位之人,令其在边远数千里外之理?虽天下至愚之人,亦必知无是事矣。只因西陲用兵,圣祖皇考之意,欲以皇子虚名坐镇,知胤禵在京毫无用处,况秉性愚悍,素不安静,实借此驱远之意也。”
这段话,前面说得还是颇有道理的。毕竟当时康熙已经快七十岁的人,身体每况愈下,随时都可能倒下。按理说,要真是想传位胤禵,象征性的立点功回来就就可以了,为何要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又将之派遣出去呢?这说明胤禵在康熙的眼中,似乎只是一个武将的定位。
当然,也不排除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康熙在五十七年(1718年)的时候,是有意培养锻炼胤禵并准备让他接班的,但经过后来几年的观察,发现胤禵也不是合适的人选,最终还是将他放弃,否则就不会再派他出征了。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康熙也许认为胤禵的功劳还不够,想让他彻底平定准葛尔部,一旦建此奇功,让他接班,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当然,前提得是康熙认为自己的身体撑几年完全没有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大了。也就是说,后面关于雍正“谋杀父皇、篡改遗诏”的传闻,也就具备了可能性。
雍正说康熙命胤禵远征西北,是因为胤禵在京毫无用处,而且秉性愚悍,素不安静,所以要把他赶得远远的。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当时西北的军情并不容乐观,胜败未可逆料,不可能会派这样一个“愚悍”之人去做大将军的,毕竟打仗不是儿戏。若真要将胤禵驱远,又怎能让他带兵呢?雍正的说法显然是胡乱猜测。
也许是雍正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但他又引用了康熙对乌雅氏(雍正和胤禵的生母)说的一段闲话:“汝之小儿子,即与汝之大儿子当护卫使令,彼亦不要”。雍正说,这话宫里人都知道,以此来证明康熙素来鄙贱胤禵,殊为可笑。康熙和乌雅氏本是夫妻,夫妻间的闲谈,焉能当真?《大义觉迷录》将这种琐屑的话也刊印进去,实在是有点荒唐。
也有人说,康熙把胤禵派在外面,是为了保护胤禵免受储位斗争的伤害,就像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春秋时期晋献公有5个儿子,申生是太子,为人仁厚;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奚齐继位,便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则出逃而生),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外也未必安全,譬如当然秦始皇之长子扶苏,即使握有兵权也同样被杀。
不管怎么说,当时的胤禵正处于上升期,还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至少在当时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也许,怪只能怪胤禵生晚了点,没来得及在老头子生前建功立业,又不曾料到后来会奇变突生,自己出征在外,内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已不是他所能够了解和掌控的了。
由此,也就又引出后来到底是传位于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的一段公案,后叙。
康熙和他的儿子们_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