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困而知之 > 二十一 难兄难弟

二十一 难兄难弟(1 / 1)

()自从陆晓凯到了陆小明家后,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家人心里有了一副朦胧的草图。最明显的特征是陆小明开始他轻松愉快的打工生涯而且每月有了较木匠更为稳定的收入;李秋平也慢慢从农村妇女超负荷的繁杂劳作中解脱出来,换句话说,她有空闭时光了。生活习作上的改变自然而然地带来了李秋平思想上的活跃。有时,她做好晚饭后一人散步到村口去接孩子,然后,坐在六一的自行车后边两手扶着六一的肩膀与跟在后边的小雨又说又笑;有时,她借整理床铺、泡茶等机会在陆晓凯房中转转,她也有不小心的时候------看着陆晓凯精致的笔记本电脑,几次将水溢出了茶杯。现在,陆小明家的堂屋常常是清清爽爽,已经见不到堆放在一角的常用农具,由于李秋平专心致力于菜地,方桌上的蔬菜也相对丰富一些。

李秋平的变化当然没逃过陆晓凯的眼睛。他非常高兴,他认为李秋平的变化与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而且也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和学习,他逐渐意识到李秋平的心情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此外,他教李秋平玩数码相机并不厌其烦地指导她运用鼠标、键盘。辅导的结果是李秋平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夹并用excel表格统计家庭收支情况,熟练地阅读陆晓凯移动硬盘中的散文和中外名著。

陆晓凯不在家时,电脑归李秋平使用,她对电脑的痴迷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天,陆晓凯被段德良请走,她坐在电脑前看电影,当她看完一部电影时已将近中午一点,她下楼到厨房喝了一大碗水、装了一大碗饭、挟了几只煎辣椒并倒了一些辣椒汤,然后,她回到楼上一边吃一边翻看陆晓凯的文件。突然,她看到一只名为“二苏”的文件夹,她打开了它。

苏国庆其人其事

苏国庆,小名小庆,江苏扬州人,**党员,62年2月生。83年师大毕业,同年与钱怀周和我一同分到六中教高中数学。85年苏国庆考上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市工会、市委组织部、卢东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任职,93年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上改任卢东区党委书记。我们是多年的同学,要算起来我们之间的交往已有三十五年。因此,我算一个对他了解较多的人。

他父亲出生扬州官商家庭,不仅是江南才子而且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苏国庆幼年时家庭管教颇严,受父辈熏陶较深;但只要一出家门,他便像解放了似的与我们打得火热。尽管他不如我顽皮,但是,他小学、初中和我一样没读什么书,仅靠高中二年临阵磨刀,他才跨入师大校门。

苏国庆性格较为内向,在公众面前不善言谈。对触犯他人格的言行他可以做到淡而一笑,然后再加上一句颇具原则性的话语表示他的忍耐程度和有限防卫;可是,每当挚交相聚或者是谈及他感兴趣的往事时,他却能出口成章,而且兴致盎然。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有一手好字。我相信他仅靠卖字就可以过上相当舒适的现代生活。可他似乎又不太适应现代生活,因为除了宽大舒适的房子外,他家中没几件现代化的陈设和用品。

他喜好诗文、绘画、古玩,而且懂些中医并对明史有些研究。他的各个阶段的同学中没人见过他专心学画、练字、作诗,但我们一见到他挥毫泼墨的样子便情不自禁拍案叫绝,即便专业人士也讲不清道不明这是他超人的天赋还是幼年时耳濡目染的结果。我认为这是他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天性,他没有别的嗜好。不知为何他没有选择中文系或者历史系,实际上他的数学水平相当糟糕。他的数学肯定不如我。

他家中有些收藏品,文革后退还的一些字画、古玩是他收藏的基础。这其中有几件是张大千、徐悲鸿的作品;还有一件玉如意,好像是较早年代的东西;据他说,一只古色古香的花梨木盒子中的一扎老式信封是他藏品中的精华。他曾经将一些藏品拿出来让我们欣赏过。他是新四军研究会的年轻会员,他撰写有关新四军的纪念文章,大概他祖辈曾经与新四军有联系和交往。随着年岁的增加,他的收藏热忱也不断浓厚。他会为一个信息、一条消息长途奔波,苏南、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浙东留下了他不凡的脚印,以至于他常自豪地说,他的秘书和司机都可以轻松做一名古董行的经纪人。

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在我看来,这种能力与刻苦钻研什么的不搭界,这恐怕得益于他的本能、敏感。他有极高的个人品味和个人魅力,他是一位执行部门负责人的上佳人选,但是,他似乎缺乏现代竞争意识、原则精神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我认为,有时,他几乎生存在妥协之中,他似乎更善于发现一些边边角角的细小缝隙而对一目了然的阳光大道不屑一顾;有时,他故意回避是非,甚至逃避责任。虽然是区党委书记,但他对主义、精神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信仰,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凡人,而凡人没有理解、感悟精神和主义的能力;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凡人不需要理想,只需随大流蚁动而已。他的这一观念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和他身边的不少的人们,以至于我时常觉得我与他在一起时我的言行与现实离得太远。有人曾经说他不够成熟就是因为他在无意中将他厌烦务虚的倾向流露了出来。

中等个子、清瘦身材、大大的耳朵和似乎未老先衰的脸相是他主要的人体特征。想象中,他应该不十分怕热,然而,他在夏季的任何场合中都会从随身携带的小包中抽出一把黑色的扇面上写着一首小诗或者是随意画了几根竹子的折叠扇,用中指和母指轻轻交叉一推,扇上几扇,然后迅速合上;有时,扇子还未完全打开便立即合上,而且,他常常重复这些个习惯动作。一开始,人们并未在意这个简单而重复进行的动作意味什么,特别是不能理解在扇子被打开和收拢的一瞬间所发出的那种特别的响声;但后来人们终于发现,这个动作不但幽雅而且能吸引相当多的注意力,有时甚至直接影响事物的进程或者事态的发展。他家中养了十多个品种的兰花,他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可当有人请他帮忙“装潢”扇面时,他却是清一色的画松、竹、梅,其实,他从未到野外实地观察或者观赏过真正的松、竹、梅;极个别的情况下,他才写几个字,但那都是些现代人不太看得懂的诗词或者是他自己即兴而出的一首小诗,也许,这首小诗与委托人的姓名、籍贯、职务、嗜好等等有一定的关联。谁知道呢。好在人们并不在乎诗词本身的内容。当有人说他穿上长衫就可以代替相声前辈候大师时,他往往迷眼一笑,许多情况下,他的迷眼一笑又表示欣然接受。当然,他会在自鸣得意时迷着双眼比一个拉二胡的动作,然后,他微微地摇晃脑袋轻轻地哼上一段现代京剧。从他的哼哼声中我断定他音域狭窄。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他不再使用折叠扇,但愿他不会认为那些模仿人的动作太俗抑或是这个动作的本意已被人知晓。

苏国庆夫人徐涛,湖南人,比他大一岁。她不像劳春燕那样身材匀称,看上去她显得娇生惯养、弱不禁风,然而,她身上却处处散发着西楚霸王、沐猴而冠的蛮劲。她是一名运输专业毕业的中专生,可她硬是搏击到南甸区检察院检察长的位子,而且当她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她时她又摇身一变成了海西市委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系教授。她特爱辣椒,常常自豪地引用**对李德说的话------不吃辣椒是干不好革命工作的------来感召苏国庆。这可苦了扬州才子。他当然也绞尽脑汁想一个“还治”高招,但结果奈之不得,忍无可忍之下他不得不常泡小店、俗馆,没想到他不但自得其乐而且有意外收获------那段时间,他尝遍了南北风味,品足了东西纯酿。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拚斗”琳琅满目的调味品便成了他们家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不久之后他也成了一名比较合格的“革命者”。因为这一点,在这座城市中他算得上凤毛麟角。这个故事,他两口子轻易不说,要说则朗朗上口。

在他的影响下,我的绘画手艺略有提高,而且还学了几句之乎则也;在我的影响下,自行车成了他家唯一的体育运动器材和户外运动项目。

他俩没有孩子。这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当属罕见,这其中的原因无人知晓,但他从未因为这一缺憾而显得烦脑。他豁达而且好结交各路朋友,三教九流无所不含,他认为恶俗与清雅必须共存,他认为风生俗,而俗中才见雅。与他善长画松竹梅高度一致的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则是烟酒茶,而且都是上品、佳品,他在这些方面的花销就像他对藏品一样从不吝惜。当然,每年的无烟日他总得找个理由在家中渡过,他架着腿、吸着烟,以一种他特有的怪眼神和微笑看着电视中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介绍和报道。他的个人生活不拘一格,他对女性没有特别的兴趣,他从不讲究穿着,二十一世纪的某个冬天有人看见他家客厅的沙发上还丢着一件蓝色的海军棉大衣并看见他穿着一件据他说是他爷爷穿过的真丝小袄。仅看他的外表你很难想象他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的一名区党委书记。

我认为他是一位颇具英雄本色而且不好张扬的文才雅士。

李秋平看完之后,便觉得对陆晓凯的了解加深了。他的朋友都是当大官的,有秘书、有司机、有学问,生活在大城市,喜欢怪石假山,钱多得可以买狗养猫。

大海好像也有点那个样子。他刚来时见了辣椒也是发呆发愣,他可能也是扬州人,与苏国庆是老乡,他刚来时也白白嫩嫩,也有一把写了字的黑色折叠扇,比划起来也是他描写的那个动作。这是李秋平当初最看不习惯的------特别是傍晚时分陆小明和孩子们在屋里而大海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托着茶杯躺在门口的竹椅子上看自己凉衣服的样子特像电影中穿着对襟真丝衣裳、挂一块杯表还露一段金链子、分头油亮、射出的眼光能吓死人的恶土匪、老流氓,每当这时,她毛骨悚然。她觉得苏国庆无师自通,对女人不感兴趣,看上去不但不像坏人,倒像天才。

李秋平觉得看大海写的东西与看电影、小说差不多,蛮有意思。她继续看。

苏建华其人其事

苏建华,安徽人,冶金专业高才生,大学毕业分在三宝钢铁公司工作。他是一位皖南的农家子弟,据说他的家乡与“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出处很近,祖上是读书人,有徽商的家风。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卢东区委组织部,当时他穿了一条像是钢厂的铸模铸出来的西裤,理一只小平头,白衬衣、黑领带,微黑的皮肤、中等个子,那一嘴整齐的小胡子又似乎被钢碴掀起的煤灰染过似的又黑又粗。他与我同年,沉稳中略显精神、干练。

刚到卢东时,他不耻下问,然后事必躬亲,最后认真严厉、大权独揽。他的工作似乎仍然停留在管理钢厂的炉前工和生产班组的水平上。他这种管理方式引得局里的工作人员大为不解,但后来,当我们在一起聊起各自的工作时,他对他独特的管理方法所引起的不适不以为然。他说他在钢厂时便考察了欧洲的十几个国家(在那时,这确实不容易。对一般人而言肯定有蜀犬吠日之感),见过相当的世面,他了解西方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懂得普遍意义上的、先进的、科学的西方管理,他肯定西方管理模式的本质和精髓是西方人骨髓中的民主意识,同进,这种模式在当今世界没有其他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不存在可比性,而且,在适用区域中存在相当的局限性。他认为,我们现在学习西方管理模式其实是一个放弃中国人传统观念的过程,中国人若不放弃自己的传统观念,充其量只能了解、掌握、补充、完善、优化、创造西方的管理,在此前提下,中国人不可能学会也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管理;他认为,iso系列论证过程无异于搞一场突击性的周未大扫除,因此,很难判断用钢板和铜皮制做的iso牌子是不是浪费国家的金属材料;在他看来,中国人完全可以以自己的传统观念为根本,建立、创造中国式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果真如此,那么,虽然中国模式出现要比西方模式晚许多的时间,但无可厚非,因为它适合中国人、适合中国企业。之所以产生这个观点是因为,他认为时至今日,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国人愿意承认或者认同财富是靠有效的经营和规范的管理创造的,靠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比尔•盖茨这样的经济皇帝在人类历史中几百年才出现一位。他常说:我的管理方法是仁都见仁、智者见智,以实用为唯一标准。到卢东之后,我感觉到这是一份全新的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应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尽早度过磨合期从而进入角色。

但我认为,他所说的进入角色的主体绝对不是他自己,而是指局里的其他同志。

苏建华相当喜欢卢东的人气和环境。他到卢东不久便购置了一套新居,而且购房款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在乔迁宴上他摸着小胡子笑迷迷地对我说:钢厂效益不错,我们是同一天提拔的,别忘了请我吃你的乔迁酒。他是一位对自己相当严格的人,这是一种近乎苛刻的严格,我认为他对鲁迅先生的挤水理论有特别的研究并身体力行。正由于此,他的英语很快就达到了写作的水平,而且开始在外文合同上咬文嚼字,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得出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细致工作态度。他的办公室一尘不染,在他唾手可得的范围内整齐地堆放着有关外贸的法律、法规和专业工具书,他个人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全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这种努力的结果自然是工作基础的牢固,因为不久之后,他在这一领域已经达准专家级的水平。那段时间里他唯一烦恼的是他自己太遵守时间,因此,在局里他不怎么愿意开会,从不召开临时会议和晚间会议,也没有他个人的中心发言;他主持召开的会议不设主席位,大家随意坐,到预定时间必须散会------他才不管议题是否全部结束。一来,他知道不可能会出大的乱子。他常说,天塌不下来;二来,他要将时间观念强加于全局每位干部甚至是收发员的思想中;三来,他认为执行过程和执行效率是管理的灵魂。

好强是他的主要特点。如果局里的工作出现差错或者某位属下提出他个人存在的不足(由于他个人的务实态度,他的属下均乐意在他面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他会认为这是他今后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是对他工作的最大支持、鞭策。这时他毫不在乎通宵达旦,而且他常常给予这些人精神和物资奖励,在他看来只有奖励才是对他们工作的信任和肯定。事实上,苏建华是卢东区最有成就的局长之一,因此参加市、区召开的会议时,他的表现总是尽善尽美------精神饱满的汇报、思维清晰的发言,踌躇满志的交谈,萧洒自如的打球,彬彬有礼的用餐,风度翩翩的散步,总而言之,他的一言一行颇似一位区委领导(当然,他想不到后来有一趟长达三年的西北“长差”)。他对奖金发放非常敏感。他不是先发制人就是按兵不动,往往出其不意、名目繁多、连锁反应,其结果不是抢得头筹就是一鸣惊人;他甚至故意放风显示其强劲的后势,这给那些个欲与其比试、较劲的对手以极大的心理压力------一些有实力的局、委不是被他的暴风骤雨“揍”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就是被他的寂静无声“蒙”得模棱两可、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败下阵来(教育局本身就不行,我个人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尽管我不相信他靠借贷发放奖金的笑话)。他喜欢在发放奖金前将属下找来闲谈,而且他一定要坐在主席位子上。大伙一看这个态势首先喜不自禁,然后鸦雀无声,这时他便得意地抬腕看一眼欧米茄、整理一番衣领子并喜笑颜开地说:看看你们的眼神!各位,改革的思路和我们现今的工作方向完全正确,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好的样板。从各位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各位的心态,我个人认为这种不良心态显然不利于我们的改革、不利于我们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发展。在我小的时候我知道两点基本道理:第一,人穷志短;第二,弱国无外交。我想我有必要郑重提醒各位:不必衣锦夜行。几招下来,苏建华以及他的工作方式自然而然地被大家默认、接受。用一句不恰当的话:他以高素质的移民身份出现并影响了当地的文化、风俗甚至是饮食习惯。有人感叹、五体投地、钦佩之至;有人则说他是改革造就之今日项羽,招摇过市;也有人说他意识超前。

现在中学教师的课外辅导与他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他曾经就任过“家庭教师”,他的这位学生身份特殊,是钢厂厂长的第二个老婆的孩子,被厂长夫妇视为掌上明珠。后来,这名学生成功考上大学,他这位辅导老师则从技术员而副科长再科长。他是一名奇才,他做一行爱一行而且冠一行。

苏建华也有不称心如意的方面。他在钢厂当幼师的前妻与他闹情绪是因为不满他对家务的严格要求,她因为上下班占用太多时间而无力顾及家庭。为了达到他的标准,她便从老家雇来一位小保姆照理日常家务,她用丈夫的标准严格要求小保姆,她想象着这样的话家里就能平安无事。然而平安无事的生活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她就发现这个并不漂亮但非常年轻的小保姆不但做家务时眉飞色舞,而且常常与他眉来眼去。一开始她怀疑自己错觉抑或是神经质,然而,在她准备对此事进一步观察以便掌握充分证据证明自己怀疑的正确性时,这个可怜而且可恶的小保姆已经怀孕。她叫苦不迭、异常恼怒,在一个初夏的傍晚她当他的面用鸡毛掸子狠狠地教训了小保姆一顿,以至于他们的邻居因为忍无可忍而按响了他家的门铃。聪明的女人却静悄悄地处理了保姆也同样静悄悄地将苏建华赶出大宅。这是他家庭悲剧的开端。对他家庭不幸的安慰是他顺利升任副区长。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很难对建华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写出更多的东西。

与他一起的人都是英雄豪杰?“我们是一同提拔的”这句话是不是说大海也当过局长、副区长、书记?李秋平越来越觉得大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惜的是,李秋平没有看到《‘陆大海’其人其事》。

有一天,陆晓凯凌晨才回来。一进门,看堂屋没人,他便大声叫道。“嫂子,嫂子,”

“一夜未归,做什么去了?”李秋平从房里跑出来嗔怪着。

“大海,我们都替你担心。”陆小明也从房间里出来。

“对不起。小明,嫂子。我这不是,太晚了,反正,你看,我想就算了。”陆晓凯摆出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大海,听秋平讲,你写了不少东西。小雨要找你辅导作文。”

“小明兄弟,帮帮忙,我写得东西不但狗屁不通,而且我自己也是一边写一边笑,写完之后再看则捧腹大笑。作文这玩意恐怕要请小雨辅导我。实话告诉你,这几年我写得最多的是我的名字。”

“大海兄弟,你以前真是老师?”

“嫂子,我当过老师。”

“大海兄弟,你当过局长?”李秋平盯着陆晓凯。

“嫂子,告诉你,什么工作我都干过,当然包括局长。”

困而知之_困而知之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无敌古仙医叶飞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主角霍海云晴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云晴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