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张秉忠赶到了家里,一入家门便见过自己的父母和枣儿(李大成字鸿基,乳名枣儿,后又因事更名为李自成)尽在家中。这兄弟俩还没有来得及聊上几句话,朝小枝,罗有才,罗有能等三人也闻风而来。大伙儿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相互见面并一一还礼。争先恐后的彼此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和过往,只是在交谈阔论的同时,小六子将经过山寨里的事,尽量说的简单一些,有些事情一掠而过。已是在年关里了,大家伙商议着这几天大家伙儿私下里多走动一下,等到大年初二便去拜见私塾何先生,并且可以于他聊一聊自己的游学经历;然后再多多听取何先生的意见如何做题。
北方的年儿好过一些,关中过年的老习俗也有很多:一、粘糖瓜,“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过去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二、扫房:上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过去的童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三、除夕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年夜饭的主菜是吃饺子。饺子有多年的历史,饺的原名叫“角”。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招财进宝”。四、“福”字倒贴:坊间流传着,当朝太祖爷朱元璋当年曾经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其消除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在后宫得知后连忙对朱元璋说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就是‘福到’的意思吗?”太祖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所以这些年来人们又特别钟爱起将“福”字倒着贴了来。五、贴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对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将春联贴在房屋的门口,也别有情趣等等如此,还有拜年、压岁钱啊!它预示着镇岁、祛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有钱的家庭还包有金瓜子银叶子等。六、放鞭仗,关于这鞭仗,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后来驱鬼的成分逐渐淡化,只是在热闹的节日里燃放;那也同样是家家户户和孩童们最为喜欢的玩意儿。当然各家各户也有自己的特色,县里也会主持大家一起共享太平。
热热闹闹的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吃元宵,这第一朝便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在宋代之时,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吃元宵代表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而后便是耍龙灯:舞龙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龙是中国古老的图腾,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舞狮是一个优秀的民间节目,南北皆有,每逢元宵佳节,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最有趣的是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晚间时光会有送花灯的习俗:送灯又称送花灯,汉族传统民俗,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踩高跷:踩高跷亦作“踩高蹻”,也有地方叫它为踩莲跷等等纯属于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迎紫姑:迎紫姑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汉族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汉族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逐鼠社戏:逐鼠是一项元宵活动,这项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过完了元宵节,知日书院也开始准备开张授课。正月里,在拜访私塾的何先生的当天,小六子还特意邀和秦良玉一起到师爷公叔仁家拜年。因为在张秉忠的心里师爷公叔仁也是他的一位武学上的老师,同样也不能怠慢。师爷公叔仁当下看见有张秉忠这种聪慧的孩子时,当即摘下自家扇子的玉坠儿,作为见面礼送与秉忠,并叮嘱秉忠仔细收藏好,在必要时它可以救自己的一条性命。只见这鱼形的玉坠儿,不大不小和田材质,两眼微闭,只留一线细缝,灵巧至极;让秉忠爱不释手,欢喜得不得了,一见就知道是好东西哪里还舍得丢弃,连忙进怀里贴身藏好。那张秉忠是真的不知道这个玉坠到底是何物,说这个玉坠儿可是当朝威风凛凛的暗侍锦衣卫的标志。雕刻那眯着一条缝的玉鱼儿,是一等侍卫,有生杀夺命之权。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玉鱼儿,是二等侍卫,有见官大一级和罢免决断之能。那双眼圆睁的玉鱼儿,是三等侍卫,只有监听侦察的职权。
在两位老师的提点之下,小六子决定将自己的游历感受,写上一篇策略,名为论二胡防御策略。所谓二胡,只是论其胡人多而散居,居无定所游牧而生之义,并非是那具体的一两个胡人而言。其次便是根据自己的游历感受针对相对彪悍勇猛的游骑进行如何防御和管理的建议。
小六子正在着意下笔写对策论的时候,同窗密友秦良玉来家中告辞。“六哥因家中有事,我今特来拜别,若他日有缘再续同窗之谊。”秦良玉来到小六子面前侃侃而谈,又是作揖又是打恭,让小六子拘谨的不行了。只见小六子猛的一个大步上前搂着秦良玉的双肩说道,咱哥俩谁跟谁。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让秦良玉满脸绯红,惹得小六子哈哈大笑,又说道:你看,你看,又像个小娘们似的,家里事办完了,再来私塾读书是一样的嘛!秦良玉连忙点头称善。于是两人便在家中摆起了壮行酒,许是要走的离别情绪,让各自的心情特别差。一个弄堂里,也有枣儿、有才、有能等人的劝酒,亦或者是少年轻狂,让大伙儿撒了酒疯都失了体统。十五、六岁的少年郎们个个醉的东倒西歪,只是小六子躺在了秦良玉的怀里,头枕得软绵绵的格外的舒适。到了傍晚,酒劲儿醒过之后。秦良玉发现自己怀里躺着个人儿,不觉又是一阵脸红。所幸之事,有酒气的掩饰让人看不出来是羞涩还是醉酒。这几个小人儿,渐渐的清醒过来,各自一一作别,商量着明日一早一起送别十里亭外。次日,大家伙儿依依不舍的将秦良玉送至十里亭外,相互商约着来日再聚的话题。谁也不知道秦良玉这一走却惹出许多事儿,多年以后再见面的时大家都唏嘘不已。(注:秦良玉因父成事,后成为重庆总兵,也是一位大将。)
回到家中的小六子,放下离别的愁绪,认真的写起自己的对策论来。由于自身经历不一样,体验不一样,才学也不一样,所以小敬轩下起笔来,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对策论写完之后,小六子急忙的给两位老师送去翻阅点评。何奈何和公叔仁从不同的身份和学识来针对小六子的文章进行了点评和阐述。何先生认为:这篇对策论,气贯首尾,气宇轩昂。文章、字体书写皆是不可多得的,但指诟过多,无异于朝堂之争论,若有人构陷,将会成为不小得毛病和把柄。公叔先生却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对策论,就应该如此言论尖锐提醒当朝官员不应高坐庙堂之上,不切实际的从不了解具体民生。对游民、散胡、山匪之类的管理和防御早早的都应该提在朝纲之上,他们散乱时亦好管理,倘若凝聚集中在一起,便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和势力。公叔仁的担心,在多年以后已成为残酷的现实,当然也不愧为是一等一的暗侍锦衣卫的眼光。
节后开学,在私塾里,学子们依次陆续的交递完自己的游学考计,何先生一一作以评价和点评,经过这次的游历,让大家明白能够安心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大伙儿都在努力着学习,以备明年的乡试。经过了这次的游历,同时也让何先生明白在这一群学子当中要开一门格物致理的科目,以便于孩子们增长口舌辩论之才。教学之初,可奈何认为这一点必须学习王阳明先生的观点,“致知”就是“穷理”,阳明先生认为天地万物皆统一於“心”,而“心”就是“理”,也是“明德”。他把“穷理”等同於《大学》所说的“明明德”。换言之,当一个人能够纠正他的意念,使自己的意念完全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时,他就可以发扬(“明”)人类所固有的先天善性(“明德”),然後成为圣人。王氏又指出“格物致知”就是“诚意正心”,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夫正心丶诚意丶致知丶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阳明先生把客观的具体事物都说成是人心或主观意念的表像。一切东西都要依赖人的心识和知觉而存在,例如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於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如此,王阳明要世人所格之“物”就是人的心识,意念和知觉。那麽“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又有什麽差别呢?简而言之,若他的知识论与今日学者看来并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而是一种神秘性的直观,因为他“取消了事物的客观独立性,取消了知识的客观内容。”
当然何奈何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认为阳明先生所提出的“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两个命题有两个疑点。第一,客观事物确实是在外界存在着,所以不能够用“意”或意念来代替。第二,阳明先生认为事物或人的意念的“正”与“不正”都是以主观意识为准,但这样只会否定了类似科学检验般的意义。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学问上的考究,如若没有事功上的证明,仿佛这一切都是空谈罢了。为此何先生一再强调,所有的辨机和理论必须要付之于行动。只有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体会到学问的真实性,可靠性。况且,这日后的日子对于孩子们来讲还很长、很长;切记不可像他一样,一事无成,终生嗟叹。这也许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衷心之言,可未必世事皆能如此如愿。
好日子总是多不长久,经不起人们肆意的挥霍。据当年的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端倪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开始变得尤为明显,但时起时伏,二十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到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先后发生了八次重大的灾荒,全国范围内粮食欠收,有地方甚至绝收,同时大灾之后的瘟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蝗虫灾害、鼠疫等起先在山西爆发,一直蔓延到了京畿等重要的地区。需要言明的是,“地球小冰河期”引起的连年灾荒也是造成北方游牧民族自相残杀、并拼命南下抢劫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历史上不争的事实。
现如今天下灾难常起,尤其是虫灾,总是捕灭不得。四周又匪乱四起,驿馆里的生计越来越显得危险重重。几近雨水时节,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需要送到重庆总兵王怀仁那里。于是,驿馆特意安排了张六艺、朝二哥一起送达,一路上两兄弟相互照应择路而行。不到三、五日便将鸡毛信送达。只是,二人回来途中多次遇见山匪流寇,尤其是在路过秦岭这一段山路。居然还有几家土匪专门打劫驿马快递已资情报,张六艺为了维护朝二哥身中八箭而亡。朝二哥却因抱着张六艺带着箭伤狂奔近百里地,眼见得快来到定远县的官道牌楼前时,只因失血过多脱力而亡。这件事让定远县有了巨大的震动,范二县令紧急请求四川总兵秦大勇前来救援,但是得来的口信是匪患太多无力支援,定远县乃军县只能自给自筹。
与此同时,这件事儿也将这两家人带进了无底的深渊。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孩子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这让两家的女人不知道如何是好,仿佛这天要塌下来似的。所幸的是驿门管事张大彪在马三爷得暗示下,直接将这两家的孩子们收到驿馆里打杂公用,让其一边读书一边打杂。既补贴了家用,又不荒废学业。在范二爷的首肯之下,几个孩童很快就可以拿到一定的薪金,同时县衙里也赔付了一笔安家费。既表彰了有功之臣,同时又安抚了大家惊慌失措的心境。
在这些孩子当中,除了张秉忠一直沉浸在丧父的痛苦之中以外,其余的李大成,罗有才,罗有能等人都能慢慢的融入到一边打杂一边读书的环境中来。因为只要在驿馆里忙活的越快越多,想的事儿就会越少。所以,几个人拼命的干着这活儿并没让张管事脸上难堪。突然降临的家庭灾难让张秉忠毫无防备,也不知道每日里不明就里的在做什么,如此这般木然的活着,惶惶不可终日。
“报,五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