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手提三尺剑,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开创了大明三百年江山,坐镇的地方便是南京,后又定为国都。
到了永乐朝,成祖武皇帝朱棣迁都北京,虽然六部各衙门都跟着北迁了,但仍然将南京定为了留都,六部衙门、都察院等一套建制齐全,与京师无异。
尽管留都的衙门多少有些名不符实,公务清闲,但他们的品级并不低于京师里相应衙门的官员,只是大多没有实权罢了。
在留都真正手握实权的只有三个人物,分别是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及提督军务勋臣忻城伯赵之龙。
自从李自成的顺军兵临京城起,在最后收到朝廷的天下兵马勤王的诏书后,留都各衙门的大臣们便再也没有收到任何邸报了。
京师消息断绝,使得各衙门大臣、守备太监、武官勋臣们越发感到不安。
三月底,当李闯进京,崇祯煤山殉国的消息传到南方后,江南士民无不大惊,而在消息传来之前,兵部尚书史可法刚刚领衔发布了号召天下臣民勤王的公檄,但是,京师陷落、君父被逼自杀则给了他们一记重重的耳光,天子即已殉国,这勤王又何从谈起?
噩耗传来,忠义之臣不免抱头痛哭。但是一切都已成事实,太子和诸位皇子至今仍旧下落不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南方诸臣皆嗟叹不已,却也想不出任何对策,终于纷纷散去。
此时,坐镇南京的史可法似乎感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
作为留都首席大臣,若京师果然陷落,则必须重新组建政权,不让大明的国祚断绝。
此时此刻,他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的任何举动,都牵动着大明的命运!
若是举措得当,朝廷兴许能保住江南半壁,自己也可名垂青史。倘若举措不当,丢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不说,只怕便是遗臭万年的下场了!
若消息属实,当务之急乃另立新君,国不可一日无君!
盘算一下周围的人选,今上的三位皇子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即使皇子们无恙此时他也要作最坏的打算。
除了皇子,便只能在宗藩里选了,如今天下诸藩中和当今皇帝关系最亲近,同属于万历一脉的就只有瑞王、桂王和福王了。
瑞王朱常浩原封汉中但自李闯入陕便已经杳无音讯,无从联络,怕是不能考虑了。
桂王朱常瀛也在去岁张献忠入湖广时逃往广西,虽有去向可惜远水解不了近火,只怕也只能放过。算来算去,只剩下一个福王!
老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与郑贵妃爱子,曾因朝臣拼死反对未能继统而封福藩。老福王如今虽已为闯贼所害,但是留有一子朱由崧,继承了封号,此时正在距金陵不远淮安避祸。
福王、桂王二藩中老福王居长,今福王又恰巧是崇祯皇爷的堂弟,兄终弟及符合法统,今上和当初的嘉靖皇爷就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统的,如果京师确实陷落,似乎,福藩继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比较出的这个结果,史可法却并不满意。
如今福藩的祖母便是万历皇爷最为宠爱的郑贵妃,他的父亲,就是引发国本之争已故的老福王朱常洵。
万历皇爷曾几十年不上朝,便是由于要立次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引发,也正是东林君子的拼死抵制,才使得郑贵妃的非分之想最终化为泡影。
而从万历朝、泰昌朝、天启朝,连续不断的“妖书”、“梃击”、“移宫”三大案,也均与郑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面也处处都有东林君子的身影,乃至于郑贵妃最终的凄凉晚景,东林党也是难逃干系的。
此时国难当头之际,若福藩继统,将来一旦翻案发难,旧事重提,东林君子必广受牵连,自己虽非东林党人,与复社瓜葛也不深,但自己的恩师左光斗便是曾经的东林巨头之一,福藩若是继位,说不定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即便自己无所谓,以东林、复社在留都上下的影响力,如果立福王继统,只怕他们也绝难同意。
只是,若不立福王,便只有桂王可选,不论其他,仅他远处广西便十分棘手。
再者,按伦常,论亲疏,议辈分,福王处处合体,又近在眼前,若舍近求远,舍亲立疏,朝内其他大臣也必不满!
这继统关乎国体,若出了岔子,只怕皇明的江南半壁也保不住了!
史可法在衙门里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努力寻找着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
清国,盛京。
自从进入二月以后,多尔衮经过与大臣们多次商议,已经确定了重要方略,即打消了抢先占领北京的建议,加紧安排由他率兵南下的各项准备工作。有的准备工作是公开进行,有的是极其秘密的暗中活动,只有他的极少的最亲信的党羽知道。
三月三十日拂晓,辅政王多尔衮得到一封探报,说是李自成于已于三月十九日天明的时候攻破了北京城,南朝崇祯帝不知下落。
接到从北京来的这封探报以后,多尔衮很是振奋,他紧急下令兵部衙门,不惜重赏,加速打探李自成进北京以后的各种消息。关于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及崇祯自缢的消息,日渐清楚。
从前天起,盛京城内,不管是王、公、大臣府中,或是大街小巷人家,到处沸沸扬扬谈论和硕睿亲王即将率领满、蒙、汉大军进入长城,杀败流贼,占领北京的事情。
居住在盛京的人们,不管是文武官员或是黎民百姓,对于多尔衮将要向中原进兵都同样心情振奋。
三月三十日下午,内秘书院奉两位辅政亲王口谕,因大军出师在即,定于明日(四月初一日)上午辰时整,诸王、贝勒、贝子、全体文武臣僚齐集大政殿会议国事,不得有误。
这口谕传出以后,满朝振奋:大家盼望的出征大举就在眼前,明日睿亲王会有重要面谕。虽然出兵打仗,兵将们难免有人伤亡,但是据十几年来几次出征经验,清兵进入明朝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总是胜利而归,虏掠很多男女人口、耕牛和财物,许多参加出征人员有机会立功受奖,得到升迁,也可以得到一些财物。
尤其这一次随睿亲王出征不同往日,更加令人振奋。大家知道,这一次出征是要杀败流贼,占领北京。大家常常听说,北京城的宫殿和大官府第都是无法想像的壮观和美丽,只有天上才有。还有北京城中真是金银珠宝山积,美女如云。虽然大清兵晚了一步,被流贼抢劫过了,但是流贼是抢劫不完的,而且大部分可以再从流贼的手中夺得。这样的事情,对生长在贫苦地方的满洲人来说,真是太**人了。所以对明日在大政殿的会商军事,许多年轻的满洲贵族子弟们兴奋得不能成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