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每层楼都留了一间给老师住。我住进了我带的两个班男生宿舍走廊南端最头上走廊左手边的给老师住那间宿舍。同样是四张铁架子上下铺双层床,四个下铺全部住了人,上铺左手靠窗有人睡,我选了右手靠窗的上铺。这个铺位有个好处,对着窗子躺在铺上就可以看到学校大门和教学楼前的院子里动静。这面窗子朝东,窗玻璃无遮无拦,早上阳光从窗子直射进房间里来,雪白的墙壁被照的亮晃晃的。虽然正值“春眠不觉晓”的春夏之交季节,但在这种强光下也是没可能想睡懒觉的。
在这个房间里早上睡不成懒觉的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不太说得出口,因这是走廊南头最后一间宿舍,隔壁往外一溜几间都是厕所(不能叫卫生间,因只供大小便用,不带洗浴功能),每天早上五点钟过后,就不断地有人上厕所,及到六点钟之后,几间厕所门外满了半赤裸的男生排队,一直要到七点半钟出大恭高峰期过了,才能消停下来,这时早自习时间也到了。在从早上五点到七点这两个钟头里,还要想能在住的这个房间睡着了怕是不太可能,除非几天几夜没合过眼。如果光是各种拖鞋发出的踢踏声也罢了,而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不停地传来如厕之人排便用力时发出动静特别大的“咚咚”的屁响,更加不可言状的折磨是用被单捂住脑袋也阻止不了钻进鼻子里新鲜粪便的臭气激起的阵阵恶心。至于排在门外学生不耐烦地大声地催促里面蹲得太久者的粗言秽语,和冲水马桶不时发出的“轰隆”响声,在此时都实在算不得什么了。所以,每天早上五点钟,我就赶快爬起来,逃出房间去。
这间老师专用宿舍,其实除了我真实地在里面住以外,并没见有其他老师来住,几个下铺放了东西只是占着铺位,表示有人在这儿睡以外,而人实际是不来的。我住在这个房间还不是完全孤单的,与我对铺的那个上铺睡了个学生,这个学生就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小邵。他本是住在学生一起的,他嫌寝室的同学太吵闹,影响他看书。见老师住的这一间天天不见人来睡,反正空也是空着(门没上锁),他就自作主张住进来了。这样,每天晚自习后回到房间,就有与小邵聊天的机会了。小邵在教室里不多话,但回到房间与我还是很有话说的。
我们两个上铺,面对面。他向我述说他家乡淮北农村的贫穷落后,说他爹和娘眼下就在穷困的农村受苦。此时(1999年)离三年自然灾害的1960年已经过去四十年了,极度的贫穷饥饿印象在我的脑海里已尘封多年了,但小邵同学述说眼下他的家乡农村生活情景,好像并不比四十年前我出生的鲁西北农材强到哪里去,差别只是不再会有饿死人的事发生,他们那里农村穷困与愚昧并没多大改变。
小邵爹娘竭力供他的姐姐读完了初中时家中已经一贫如洗,再也无能力供她去县城读高中。万幸地是,这时国家改革开放了,没有书读的姐姐也不一定非得守在家里帮父母种那几亩薄地或是早早地找个人家打发(嫁)了,大他十岁的姐姐成了他们那村里最早到东南沿海打工的女孩子。
她的姐姐在私人开的小服装厂做工。起初每月三四百元钱(1988年时也不算少),他的姐姐省吃俭用,寄钱回家供他上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还有两年高中复读费用。他的姐姐对父母发下毒誓,一定要供她这个弟弟读成大学生。小邵说到辛苦打工挣钱供他读书的姐姐时是怀着深深的内疚的。他说他拼命的用功读书,可成绩总是徘徊在中游水平,结果连续两年都不能考上大学,而这时他的姐姐已经上三十岁了,为了兑现之前的诺言,在弟弟还没有成为家里的大学生之前,她就一直打工不结婚。
两年参加高考都没有结果的小邵,对上大学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觉得不能再拖累姐姐,坚持不再复读,也去沿海姐姐打工的那儿去做工了。这时他才知道,姐姐一个月省出几百元寄回家供他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姐姐几乎每天在电动缝纫机上埋头干十五六个钟头,一年到头是从没有休息的。
姐姐对小邵放弃继续复读感到绝望,这将使她发的誓落空。她不甘心让父母唯一的男孩,自己唯一的弟弟也像她一样成为打工人群中的低级劳动力。她百般劝说弟弟回去继续复读,但小邵自己心中有数,在学习上他是尽力了的,即使再去复读,他也是考不上的。他的姐姐也懂弟弟对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可她却不肯就此罢休。
终于,在小邵打工两年后,她姐姐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这所民营大学招生广告,而且收费不算太高,俩人这两年攒的钱够交一年学费,于是两人喜出望外,终于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圆了姐姐对弟弟承诺的大学梦。姐弟二人根据招生广告上登载的科目专业,选择了沿海(人才)短缺的装璜美术(平面设计)专业,而这种艺术类专业小邵之前并不具备功底,这就要靠他的勤奋努力来填补。如前所说,他进校后确实是刻苦学习的,但将人的“勤奋”重新转化为人体的艺术细胞,不亚于猴子变成人那样漫长的进化过程。所以这也是小邵同学虽努力,但其画并无太多灵气的根本原因所在,他缺了“童子”功。
但不能说小邵刻苦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他的习画还是贴满了这房间上铺的墙壁的。他将他最喜欢的一幅水果(静物水彩)画贴得离自己最近,他太欣赏自己画的这幅画。但从我不懂艺术的眼光来看,他自己欣赏的画真得画的没有特色。只是颜色上的很浓很艳,水果形状也是极端正规矩的(作画态度之认真自是不用说的),可就是像其他学生说的“没有灵气”。不过喜欢小邵老实听话的那个美术专业课老师还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了这幅画。
小邵同学也许是太喜欢自己的几幅习画,就想用相机拍成相片保存。那时相机不是一般收入家庭的学生买得起的,小邵同学当然也就没有相机。他说这意思给我听,真是巧,就在几个月前,我儿子从南方回来过年,买一只千元相机给我当礼物。因那时胶卷价格昂贵,我也不舍得花钱玩这玩艺。听小邵说要用相机,就回家拿来给他拍摄他的习画。
他也是咬牙狠心花二十多元买了一盒胶卷,可他从没有用过相机,就央我为他的画拍照。其实我也没有经验,只凭想象,认为要把他的画拍得很清楚,一定要选光线强的地方才行。于是两人就把画拿到中午太阳底下,在球场上拍摄。不料光线过强,纸面反光,等冲洗出来后,图片上一片百花花的反光,他画的图案却若隐若现的不清楚了。小邵同学生我的气了,二十多元钱对他来说可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他姐姐在机器上连续干个十个钟头都不一定能拿到二十元。我也为自己不懂装懂,让他损失胶卷感到抱歉,就塞给他二十元作为补偿,他又死活不肯收。反说他不该生我的气(咳,学生总还是单纯善良的)。我坚持要把钱赔给他,我说我是有收入的,算我给他二十元吧。他不好意的收下了,之后又去重新买了胶卷,他不再叫我出主意,而是自己偷偷地重新拍过了,拍的效果也不错。他说他要把他画拍的照片寄去给他姐姐看。我也希望他姐姐看了能为她这个弟弟的进步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