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日月永在 > 第四百四十三章:庞然大物般的明联(完)

第四百四十三章:庞然大物般的明联(完)(1 / 1)

楚王朱桢回南京时的动静比起马大军要小了许多。

一个是因为前者毕竟不是什么大捷,二来即使回转南京也是轻车简从。

除了朱桢、朱高煦两位正副统帅外,便只有身边百十名亲兵跟随,甚至连往来南京通传的信使都没用。

爷俩将各自的亲兵留在郊外京营后,就直接骑马并肩进了南京城。

算是给朱允炆、朱棣二人来了个意外的小惊喜。

“还以为六叔仍要个几天光景呢。”

乾清宫里,朱允炆走下御阶,亲自跑到殿门处托起了朱桢的双臂。看着后者洗净风尘的脸,由衷赞叹道:“几年征伐,反倒让六叔显得更加精神矍铄,如此英姿神俊,好啊。”

“臣不敢,倒是陛下圣威日隆,令臣望而心折。”

在自家这位大侄子面前,朱桢显得有些紧张,主要是尚在西安时,被吓到了。

最新赶制出的明联堪舆图让朱桢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自己父皇选了个好接班人。

“老六,你啥时候也学会这一嘴花言了。”

站在朱允炆身旁的朱棣走上前锤了朱桢胸口一下:“当年咱兄弟俩第一次联手北伐的时候,你可把我给挤兑死了,把我骂的一无是处。”

“四哥,就你那水平,就别拿出来跟陛下比了,差太多。”

朱桢挑眉反呛,倒也因此消散了几人之间小范围内的拘谨之态。

叔侄三人聊得开心,倒把一旁的朱高煦给冷落了下来,但后者非但没有咋咋呼呼的找存在感,反而规规矩矩的守在一旁,军姿站的笔挺,直到朱允炆侧首看他,才抱拳躬身。

“陛下圣躬安。”

这一句问候,让朱允炆、朱棣二人都相视诧然,前者愈发感慨。

“高煦也长大了。”

三十四岁的朱允炆、三十一岁的朱高煦,明明是岁数相仿的兄弟俩,但朱允炆的口吻语气却仿若后者的父亲,偏生一旁站着的朱棣朱桢兄弟俩还听的频频点头。

朱棣脸上更是挂起了慈父般宽慰的笑意:“这混小子先是在漠庭五年,又跑去西北,前后将近九年,确实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啊。”

听到朱棣的话,朱高煦忙转变身向,冲着朱棣见礼:“不孝子高煦,问父王安好。”

“好的很,老子好的很。”

难为朱棣一把岁数,这时候竟然有些泪目,双手重重在朱高煦两只大臂上拍了几下:“好儿子,壮了那么多。”

“爹,孩儿不孝,这么多年一直未能在您膝前尽孝。”

看着朱棣两鬓的白发,朱高煦噗通一声跪下,抱着朱棣的大腿就是嚎啕大哭,带的后者也是感伤不已,抚摸着朱高煦的脑袋长吁短叹。

这般父慈子孝的画面让朱允炆和朱桢两人颇为触动。

朱高煦是幸运的,起码,他还能活着回来见到自己的父亲。

大明朝多少儿郎自穿上甲胄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就一辈子都再也没有回到故乡的机会了。

“对了,高煦成家了没有?”

等父子俩叙罢了情,朱允炆突然想到这么一个问题:“朕记得高煦这小子当年赴漠庭任职之前,四叔本来给选好了一门亲事,成了没有?”

问及这事,朱棣也回过神,才想起,自己这个二儿子在终身大事上可是马虎的不得了。

当年他为朱高煦选了一门亲,也算名望世家,没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下聘礼呢,就是北伐草原之役。

等打完了仗,朱高煦就留在草原担任漠庭都护,而后直接随朱桢征察合台。

这事就算彻底泡了汤。

“娶过了。”

朱高煦忙回道:“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早年在草原之上跟一个蒙古姑娘好上了,怕父王不同意,就草草成了亲,后来臣从征西北,妻儿就放在了西安安顿,今日一并带了回来。”

一听朱高煦娶了个蒙古姑娘,朱棣当时就要发飙,被朱允炆拦了下来。

“你看你,难怪高煦不愿意告诉你,眼下孩子都有了,四叔你还打算拆散人家不成?”

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了,总不能一辈子打光棍吧。

“过些日子,朕让皇后再给高煦寻一门亲做正妻不就结了。”

安抚下朱棣,朱允炆招呼几人落座,以朱家家主的身份和态度关心着朱高煦的私事:“你刚才说到妻儿,几个孩子,多大了,都叫什么名字。”

一听这家长里短的事,朱棣也上了心,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孙子。

“一儿一女,儿子三岁半,闺女五岁。”

朱高煦嘿嘿傻笑:“咱家排瞻字,走土,正巧赶上臣守边疆地界,就给儿子取了个圻字,叫朱瞻圻。”

朱瞻圻,这不跟二皇子重了名?

这下朱棣那是彻底炸了毛,指着朱高煦的鼻子就骂:“好你个混账东西,避尊者讳的规矩都不懂吗?”

朱高煦起初还有些发懵,而这句避尊者讳算是让他一下回过神来。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光顾着开心了,哪有功夫去想皇帝儿子叫什么名字啊。

刚想告罪,就听到朱允炆的话。

“四叔,你就不能安静点,高煦好容易那么多年回来,刚才还抱头痛哭,现在就连吵带骂的,回头见不到了又自己偷摸想,图个什么劲。”

不给朱棣开口的机会,朱允炆就摆手:“左右一个名字,啥避尊者讳啊,我大明七千多万百姓,名字来带允、带文的还少了吗,全改掉?

更离谱的,就是还有很多人先有的名字,就为了一句避尊者讳不得不改,这不讲道理了。”

不说全天下,单说朝中因为避朱允炆名讳而改名的就不在少数,最出名的就是徐辉祖。

人家原名徐允恭叫了多少年,结果朱允炆一落生,冲了个允字,不得不改。

太祖跟徐达说,干脆以后改叫辉祖吧,光宗耀祖之意也挺好。

把名字这种芝麻蒜皮的小事给忽略过去,朱允炆笑话了朱高煦一句。

“才三岁半?你这可是有点晚了,看看你大哥家的瞻基,今年都十四了,再过两年都能结婚生子咯。四叔,六叔,话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小瞻基百日的时候朕还跟皇后一道喊高炽吃饭,当时皇后还给瞻基一把长命锁。

今日朕这一开口,瞻基竟然已经十四岁,是个大小伙子了,呵呵,朕没觉得自己老,倒是让这些孩子追老了。”

说道这里,朱允炆摇头苦笑,诉起家长里短来:“文奎都十六了,前几个月皇后是天天在朕耳边唠叨文奎的婚事,朕没辙啊,打算今年过罢年,就把文奎打发到凤阳当知府去,等回来了再说。”

几个大老爷们,一个皇帝,三个军中将帅,不聊国家军机,反倒是在这里大谈家私。

“陛下不说,臣还未曾发现,今日怎么未见文奎。”

朱桢左右转头:“文奎不是住在这的吗?”

“去年就搬出去啦,现在文圻在这乾清宫跟朕住,不过他去上学了,还没回来。”

朱允炆解释道:“文奎是小伙子了,不能住在宫里,朕让他搬去当年朕的潜邸了。”

十六岁,正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岁数,宫里宫娥太多,马恩慧怕出了丑闻,主动提出把朱文奎赶出皇宫去。

宫外宅邸,更是一个侍女都不给配。

对此朱允炆还有些不乐意,这就防的有些太狠。

“皇后太过操心了,要是有能让文奎看上眼的,娶了便是,这样诞育子嗣,朕当爷爷你当奶奶,咱俩也能体验一把抱孙子的乐趣。”

对朱允炆这种回答,马恩慧哪里能愿意。

“宫女岂配?”

这话把朱允炆说的有些掉脸,当晚饭都没吃扭头就走。

含沙射影骂谁呢。

话题说到朱文奎、朱文圻两兄弟身上,除了朱允炆外的三人就聪明的选择了缄口不言,没有接话。等朱允炆感慨完他家里难念的那本经后,朱桢就岔开了话题。

“陛下,臣自西北回转的时候,沿途观陕甘颇多变化,叹为观止。”

一说起正事,朱允炆神情马上严肃起来,身子不由自主的坐直:“陕甘近况如何?”

“风土样貌大为不同。”

朱桢兴冲冲的说起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自兰州府往西北,沿道多种树木,听说是为了防治河西廊道沙漠化区域的扩大,同时陕甘溯黄河上游沿道拓宽河道,兴修水利。

而在陕甘的关野一带,自漠庭引进了不少牛羊,民间也多有民众置鸡鸭猪栏,畜牧和养殖业都开办起来,虽然刚刚上手没出什么成绩,但势头红火的很。”

“陕甘的粮价和盐价如何?”

“听说刚开始退耕的时候有波动,不过很快就稳下来了。”

朱桢如实回答道:“大多物价都与退耕前差不太多,少部分紧俏物有所上涨。”

盐粮不乱,陕甘的民生就不会乱。

朱允炆放下了心:“朕就怕粮价波动,涨跌都不行,能稳住,朕心里就踏实了。”

打量一眼朱允炆的神色,朱桢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臣不知政,但还是斗胆问一句,听闻印度税粮甚巨,陛下下令给烧了?”

这个问题顿时让朱允炆苦笑。

“臣本不该揣测陛下圣心,只是臣打小也是苦日子长起来的,小时候国家穷,就连臣这些当皇子的,一顿饭也没吃过四个菜,烧粮食这种事,有点难以接受。”

朱桢赶忙澄清自己开口的原因,将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归到自己的心疼上。

“朕理解、朕理解。”

朱允炆忙抬手示意:“朕又不是败家子,下这种命令朕也一样心疼的几天没睡好,尤其是那年下令烧粮之后没多久,河南、河北还遭了一次蝗灾,十几个县出了几十万灾民,大几万顷地是颗粒无收。

朕没辙啊,那时候咱们的养殖业、畜牧业、酿酒业规模还不大,消耗量有限,中央几大官仓全部堆满,储存空间也释放不出来,朕才不得不下令烧粮。

但那次之后,朕就跟内阁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在河南、河北两地扩产养殖业、畜牧业,又在浙江、福建两处沿海省地新建官仓,今年就没烧太多了,也就只有五千多万石。

明年,山东的粮仓也会建好,山东和河北会陆续退耕,释放更多的用粮空间出来,就不会在烧粮了。总得给朕,给朝廷,给建设和发展一点时间吧。”

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朱桢这还算好的,只是委婉的问,朱允炆差点都快被夏元吉指着鼻子骂了。

尤其是在蝗灾之后,夏元吉开官仓赈粮的时候,就差没跑太庙去告朱允炆的状了。

连写了好几天的奏本诉屈,可把朱允炆搞得是又气又乐。

恨不得把夏元吉扔大牢里锁几年在放出来。

直接跳过过程看结果吧。

烧粮的行为绝对是错误的,是大错特错的,朱允炆从来就没有说这是一件对的事。

这是在特定时期相对为了规避更大风险才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

朱允炆的委屈朱桢不懂,他只是就自己看到的事情发表看法:“朵甘今年闹了次沙尘暴,也有几个县受灾,当时当地府县赈粮,臣看了一下,虽然不是清汤寡水,但也不过是野菜稀粥,勉强糊口。

既然朝廷有的是粮,何不多赈一点,其实完全可以让百姓吃饱的。”

面对朱桢这情真意切,为百姓心疼的质问,朱允炆沉默了片刻,才叹了口气。

“六叔,不是朕狠心,宁愿烧掉都不给百姓,而是朕没法心软啊。地方要发展、要建设,需要朝廷的带领也更需要当地百姓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如果受了灾之后,百姓吃的反而比以前一年到头农忙耕地吃的还饱,还好。那样的话百姓会懒得。

当他们知道朝廷不忍心饿死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没人愿意顶着烈日,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的付出劳动了。

到时候朕怎么办?朝廷怎么办?

立法吗?

法不责众啊,几十万百姓逃离土地不可怕,几百万、几千万呢!咱们大明就因为人性的懒惰成份而崩溃了。

朕养西北、西南,内陆省怎么看?他们也会像嗷嗷待哺的婴儿那般张口让朕来喂饭,来养的。

天灾不算什么,人为性制造的饥荒可比天灾更加可怕!”

人性的懒惰有多么可怕,乌克兰大饥荒告诉我们答案。

苏联的大农场政策忽视了人性中懒惰因子,导致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在那场饥荒中活活饿死。

也被一些阴谋论政治观点揣测为,这个政策不是忽视人性而是明知人性如此却故意施行,目的就是针对乌克兰进行一次种族清洗。

“这个政策,朕不想多做解释,因为无论是粮价崩溃还是百姓懒惰,都是咱们大明眼下这个时期处理不好的巨大难题,给朕一点时间,也给时间一点时间。

只有时间到了,才能水到渠成。朕和内阁的计划,是保留辽东、浙江、江西、南直隶、河北、山东六地的大部分耕田,其余诸省保留三成耕田,这些耕田的面积加起来,即使有朝一日朝廷失去了印度,自给自足也足够了。

前提是朝廷失去印度,朕告诉你,明联将会把印度牢牢绑在战车之上。

我们释放出来的转产力,是极为可观的,而且因为耕地的减少,粮价还会适当的上行,朕也跟严震直谈过,打算制定相应的物价指导政策,来规范一下买卖的红线。”

听朱允炆谈经济方面的问题,朱桢就有些手足无措:“臣只是打小节俭惯了,一时无法接受而已,陛下愿意教诲,臣惭愧。”

“节俭是好事,朕平素里也就馒头小菜,一盘鱼一叠肉就打发了。”

朱允炆呵呵一笑:“世人都还以为皇帝每天山珍海味,几百道菜,其实朕长那么大,除了前段时间明联成立的时候,朕宴请那些国王才算吃了一段盛宴。”

节俭是好事,哪怕是极度节俭也一样是好事。

在认知上,大家可能会认为过于节俭会导致生产出来的物品被浪费掉,也就是所谓生产大于消耗后导致产余过剩,继而出现通货紧缩。

生产大于消费的危害远低于生产小于消费,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仅仅只是用来被消费掉的,而是可以用来再生产,继续再生产。

生产环节的链条有多长,在于其源头处投入进来的生产品有多少。

以大明烧粮为例,粮食是生产品,粮食可以用来酿酒,酒水就是粮食的再生产品。

粮食可以用来扩大养殖、畜牧,那么养殖和畜牧也是再生产品。

牛产牛奶、羊产羊奶。

牛奶和羊奶就是继续再生产品。

如此一环环的下来,酒水便宜了、牛奶便宜了、肉便宜了,所有的再生产品都便宜了,百姓就生活在一个超低生活物价的环境中。

而在这些环节中,经常会被提及一个关键点。

生产力水平。

牛奶是再生品,什么是牛奶的生产力?

奶牛本身、养殖规模、奶牛的育种工艺和卫生健康工艺、牛奶消毒工艺。

这些生产力提高后,牛奶廉价,百姓不用去刻意节俭也能随时消费,这就是生产力带来的生活质量进步。

而怎么促进生产科技进步呢?

就是朱允炆和内阁现在正在做的事,退耕转产。

以前养牛户是一百人,现在变成五百人。

这是通过堆积人数来提高生产力,这种方式叫做原始的生产力提高。

但五百个奶牛户他们的经验会不会帮助奶牛育种的技术、防疫卫生健康的技术提高。

五百个不行五千个呢。

工部研究火药技术的工匠是两千人,后面变成两万人,二十万人。

出不来一个中国的诺贝尔?不要说什么没有理论支持就不行这种迷信西方科学的话,最早的理论形成不还是实践出来的。

硝化甘油加上硅藻土加上碳酸钠是炸药。

工部的工人自己发现自己命名,就叫张三加李四配点王五。

不行吗?

核心的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

把这个名字和工艺流程写到书上之后,不就成了后世奉为圭臬的理论吗?

钢铁技术中国几千年领先西方,唯独在工业革命后被反超。

就是在再生产环节中有经验的操作工少了。

而再生产环节的端口处,消耗大了。

原材料到不了再生产环节就没了。

明清数亿人,数亿张嘴等着吃饭,经济内卷化严重至极,边际效益几乎等同于零,百姓连活下去都难,王朝周期律避无可避,在那种环境下谈生产力,这是耍流氓。

我们要看到的是,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他们的内卷化也是极其严重的,但他们找到了一条青云大道。

那就是殖民。

通过外殖民的方式来输出国内的内卷化,然后将国内的生活环境低廉化,大量的农业原始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多了,量变就引发了质变。

而在殖民的初期,约翰牛也烧粮。

就是还没准备好。

他们为啥不拿粮食到清朝换奴隶呢?

清朝社会的边际效益在十八世纪随着人口大爆炸已经到了危险线,怎么发展都是原地踏步甚至步入深渊,更别提自己还玩闭关锁国,拒绝学习新技术来进化国内生产力了。

大陆均势政策是约翰牛对外的基本方针,他们当然乐意看到东方这个老大帝国自我毁灭,然后好让他们趁虚而入,把中国也变成殖民地。

粮食这个生产品是一切再生产品的源头,哪怕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火炮。

攥住粮食,就能打通无数再生产链条,从而将大明社会各个方面的物价全部打下来,将生产力的进步以数量催生质量的方式来推动。

如此无限循环下去,大明的各行各业,每个角角落落都会迅速繁荣,生产力的水平也会一天一个样,进入所谓的科技大爆炸阶段。

不敢说卫星上天、高铁直达这种幻想。

起码也要做到蒸汽装船,浓烟滚滚,巨舰大炮,彼岸往返的水平。

今日朱允炆在泉州登船,半个月后登陆孟买。

为了这个梦想,朱允炆一直在做,每一个环节和进程,他和严震直,和整个内阁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都在小心翼翼的保驾护航着。

还是朱允炆向朱桢说的那句话。

“六叔莫急,给朕一点时间,也给时间一点时间,你现在在西北看到的是朕眼下必须让你看到的,而将来,你再看到的,就是你想要看到的了。

大明很大,明联更大,这个庞然大物朕要小心维系着,不能让它崩溃解散,因为明联只要在,我大明才能更加迅猛的发展,时不我待,朝夕必争!”

最新小说: 刚刚穿越,人在唐朝,准备去继承大唐皇位! 抗日之超级壮丁 大唐太子要辞职 大秦铁骑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我变成了妖怪彼岸花 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第一章穿越背锅的 抗日之不世军神 我家艺人满级重生[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