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手抓羊肉
欢迎仪式完了,就是村里安排的传统的见面餐,手抓羊肉,地点就在村委会小院中,作陪的是各位村委会成员,还有姬燕子以及送我来的三轮车司机。
以前我以为手抓羊肉只有在宁夏还有新疆才有正宗的,没想到在这黄土高原上也有!
羊肉对于来说,那可是从小就是我的所爱,在上大学的那段日子里,每逢聚餐,羊肉是必点项目。
所以,在吃货之中,我对羊肉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颇有造诣,肉一入口,我就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羊,以及羊的生长阶段比如是老羊肉还是羊羔肉、甚至能品出厨师的水平怎么样。
今天也一样,当羊肉入口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有点不对劲,首先,我品尝出羊肉里边除了盐和花椒等几样最简单的调料之,外没有放任何其它的高档提味调料。
我知道在鸡肉的做法里边有白切鸡的说法,还真不知有没有白切羊的说法,今天就见识到了。
其次,我品尝好久才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品种的羊肉我以前可从来都没有吃过,虽然只放了盐和几样简单的调料,但是入口之前就感到肉香四溢,入口之后一股羊肉特有的自然香就充斥在唇齿之间,那羊肉既不柴(硬邦邦)也不腻,还蛮有弹性,不像城里饭店里边的羊肉,要么因为火候问题嚼不动,要么煮的太久,入口感觉太烂,吃羊肉的时候那浓重的调料味有时候感觉简直让人难以下咽。
我一边吃着一块羊肉,一边嘴里含糊不清的对老支书说:“好吃,好吃……这四老乡知己(是老乡自己)养(喂养)的羊吗?“
老支书笑呵呵的说道:”一看您就是吃羊肉的行家,这的确不是我们自家养的羊,这是野生的石羊,我们叫它岩羊,这种羊生活在我们这里的悬崖峭壁上,攀岩、上下山如履平地,小羊刚刚出生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奔跑如飞,人们基本上很少有机会看到这种羊,看到了也是只见一道青光,所以,狩猎就更难了,在这方圆几十里内只有我可以凭借家传的手法猎得这种羊,这不,前几天就猎的一只,正好接到镇里的通知说您要来,就留着来待贵客了”
我停下吃肉的动作说:“岩羊,那可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啊,可吃不得啊”
老支书呵呵笑着说:“这个我们也不知道,不过天高皇帝远,谁管得着呢,另外,我严格按照祖训狩猎,每年都是少量的狩猎,狩猎的时候还要分清楚大小、老幼、公母。绝对不做伤及石羊繁殖,最近几年,可能是环境条件好转了,这东西多了起来,还一个劲的糟蹋农民的庄稼,我们适量的打些来食用也不算是违反国家法令”
我说:“哦……要是这样,那我可就放心吃了,这肉实在是太香了,老人家,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老支书爽快的说:“说吧,啥事?”
“下次要是去狩猎的话,您能不能叫上我一起去,我还没有见过野生状态下的岩羊长啥样呢,另外,你们狩猎用的是自制的猎枪吗?要是用自制的猎枪,可就真正的犯了法了,国家可严禁百姓私藏各样的枪支的”
老支书捋着胡子呵呵笑着说道:“不是枪支,也不是下扣子(一种用坚韧的绳子制成的捕猎工具,简单的原理就是打个活扣,等动物钻进去的时候,一拉,绳子就会收紧,从而使得动物没法逃脱),因为那样,会很容易使小羊受到伤害”
我呵呵笑着说:“那就是只能是用石头打了,要想打准,难度可是很大的,你不会是没羽箭张清的传人吧”
老支书摇摇头说:“也不是”
“那是什么,总不可能徒手抓吧,或者就是弓箭之类的东西?”
老支书依旧是笑呵呵的说:“具体是什么东西,到时候你去了就知道了,因为在今年的大雪封山之前,我打算再狩猎一次”
老支书的狩猎武器是什么?以及大雪封山的日子就成了我念念不忘的两件事
村里边除了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就是没有可以直接饮用的水——饮用的水都是在老乡自制的水窖里边聚集的雨水,夏天的时候,水面上边还飘着各样的小动物,看着有点恶心,但是我们还必须要吃这样的水,要是储藏的雨水吃完了人们就到几百米深的山沟里去挑水吃,刚到哪里的时候,无论是喝了雨水还是山沟里的水,肚子里都一个劲地响,腹胀、腹泻那是常有的事,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所幸的是——这里去年通了电,手机信号的接受也困难,很有趣,我得拿个长长的木杆子把手机挑到屋顶上才可以接收到微弱的手机信号。
看电视节目也一样,要通过特殊的接收装置(那时候还没有村村通,高山地区的老乡们接受电视信号的方法是在一根木棍上绑上一根做成半“回”型的铝线,再加上几根同样长短的铝线,再加上一种特殊的接收装置,就可以接收到十几个电视节目)
还有让人超级郁闷的是-——我到这里来好几周了,感觉自己基本上就是个闲人,换句话就是废人,村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大事”可干,偶尔有,也是村文书——一个叫李江的小伙子(原来的文书我来之后,没过几天也换了),他们把一切都打理好了,然后象征性的拿给我看看,无非就是农村低保,土地直补等一些琐事,我的专职工作就是签字,然后李江拿去执行就好了。
除此之外,看电视就成了我的第二职业,调解张三家的媳妇和李四家的老太太还有各种各样的村里的矛盾就是我的第三职业。
这天早上起床后。我简单的垫吧了一下肚子之后我就躺在床上看电视。
(一下情节纯属多余,只不过就是作者表达对有些电视节目的不满,不喜欢的书友可直接跳过)
一个地方台上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说的是一个小姑娘,在三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六岁的时候失去了妈妈,小女孩却很懂事,在亲戚的帮助下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可是小女孩的噩梦还是没有结束,她在九岁的时候又失去了爷爷,看着,看着,我们不得不为小姑娘的命运担心起来,可是就在这时候,电视机的画面一闪,主持人满面春风的说:“千万不要走开啊,广告之后更加……精彩(黑体)……”
那么,这个精彩指的是什么呢?
我气愤的狠狠的按下转台键,画面切换到了中央台(某次地震的画面,纯属真事,略加夸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个记者拿着话筒这在用比较悲哀的声音报到着:“各位观众、各位观众,我现在在灾区为大家报到,这里刚刚发生了高达8级的大地震,震源深度1300米,在我身后是一段因为地震而塌方的公路,据当地村民反映,就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这里刚好经过了两辆大巴,还有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
接着,镜头一转,在他身后,是在我们看起来不太大的俩个小土丘。
记者接着用急促的声音说“大家快看那,现场就在哪里,现场就在哪里,这两辆车正好被塌方的土石掩埋了,掩埋了……掩埋了.(回音),现在,就让我们采访一下这一事件的目击者”
镜头转换,一个个乡亲排好队等着让记者采访,这似乎.显然……是安排好的,目击者的说法也很“精彩”,有的甚至可以具体的说到车里有几个孩子,还有司机的眼镜子看起来是什么牌子的,有的甚至可以具体的说到小轿车的牌号。
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最是辛苦,忙着安排群众排队,还要打阳伞防止记者被晒黑。
我心中急啊——尼玛们逼的……赶快去救人啊!也许我不懂救援,但是我知道在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啊!哪怕你们先把车挖出来也好啊。
采访整整进行了大约有一个小时,然后,那个记者组又把镜头转向土堆:“快看那,快看那,那就是事故现场,不知道现在那里边有没有生命的信号,这要等到专业人士到来之后用仪器探测才会得到确切的信息,请各位观众耐心的等待。”
……
我狠狠的按下转台键说道,我代表全体遇难人员,感谢你们八辈祖宗。
“呵呵……你和谁祖宗过不去了啊”
屋子外有人说话,自从我来到之后,村里就把村委会的几间房子收拾好了供我居住,还适当的添置了灶具与包括电视在内的几样简单的家具,我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现在我住的房间是两个卧室,一个客厅,还有专用的办公室,以及一个可以种菜的小院子,总面积加起来得有600多平米。
一个平米一元钱,也得600元,呵呵,这装备在大城市也算是顶级的了。
可是,这么高大上的别墅式居住区,平时绝对是少有人涉足,更别说有人专程来访了,今天又是哪位贵客会光临我这寒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