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大秦往事(二)
在商末期,又出了一个暴君叫商纣王,他宠爱妃子妲己,以酒池肉林,炮烙刑法让自己变得臭名昭著,让全国上下怨声载道,诸侯岂能不反?
仔细想来,妲己无疑是冤枉的,后世所说妲己是狐狸精转世等,纯属胡说,也就是说后来的王朝谁也不愿意把历史的大部分罪责归结于制度,或者是君王,而是找个借口,让一个作为政治作用进镐京陪伴君王后来又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的弱女子来承担千古罪责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在一个王权至上的社会中一切的杀伐指令,皆出自君王之口,君王如果圣明,他统治之下的社会的发展又岂是一个弱女子能左右的?
也就在商王朝败落,全国一片声讨声中,大秦王朝的祖先却站错了队,有句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上错床,官怕站错队。
按照历史的记载推断,商朝的君王商纣王上错了床,秦朝的祖先就站错了队,在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中,秦的祖先依旧选择了保卫旧政权。
结果,商纣王倒台,大秦祖先遭殃,固然没有被屠戮,但是却被放逐了,这在所难免;
秦朝的祖先被放逐到西北蛮夷之地,重新以放牧为生,回归到了老本行。
这样,秦朝的祖先就被‘夹’到了当时的周王朝和西北各少数民族之间,他们在这个夹缝中艰难的求生存,求发展,因为一个方面,他们要应周王朝的号召,倾全族之力对抗敢于反抗周王朝的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的进犯,另一个方面,对西北的少数民族他们还不能得罪的太死,于是就陷入一个怪圈,两方讨好,左右应付,苦不堪言。
到了周幽王时,关中,也就是今天的河西走廊以西地区已经有了很多的戎人。周王朝也气数已尽,走到了末路,出现一个周幽王把江山葬送在玩乐之中。
当统治阶级沉浸在玩乐之中的时候,他们的统治也就快到头了。
他宠爱褒姒,要废除申后(申侯之女)和太子宜臼,引起申侯的反抗。西戎,骊山之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同时叛乱。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诸侯都不来救,独有秦襄公看中机会出兵保卫周室,周被迫向东撤退迁都城于洛邑。
太子宜臼逃到申国得到了秦襄公的护卫。褒姒的儿子伯服即位。于是二王并立。后来宜臼在秦襄公的支持下在与伯服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是为周平王。这是秦崛起的信号,秦国从此由周王朝的边缘位置站到了核心位置,周平王赐襄公岐以西之地,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因此秦被封为诸侯,始建国,而与诸侯有通使聘享之礼。
“咸鱼”翻身了,因为保护商纣王而被放逐的而夹在西部少数民族和周王朝两者之间的秦,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这次,秦的祖先终于从一个尴尬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不得不让东边的周王朝和西边的少数民族重视的地位。
于是”东出西进”的局面形成了,也就是说秦国利用当时残存的周王朝依靠之心,向西交好或者蚕食西部少数民族的土地,向东接受东周王朝的封赏,由左右为难变成了左右逢源。
可以说秦是在戎狄的包围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秦文公期间(公元前765—前716年)秦的势力大概才完全占领了岐西的地方,于今陕西眉县营建城邑,并且“初有史以纪事”,同时,开始筑畤。畤,就是殷商人所谓“社”。畤从田、止从寸,这可能与姜嫄“履大人蹄”的故事有关。田就是田野,止就是“大人跻”。从寸,与封、邦等字相同,是象社树的种植。这就是说秦已自承他是周的继承者了。
周室虽然东迁洛邑,但是当地还有许多周的“余民”居住着。史称“文公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这可见文公的势力还仍只到达岐西,岐东“献之周”,实际上还在戎人手里。
在秦宪公时(公元前715—前704年),秦又进一步向东发展,已渐渐到了岐东。
公元前701年,秦已徙居即今陕西眉县,并开始派兵攻打荡社,与毫王战,毫王奔戎。前698年,又伐荡社并且占领了这个地区。
公元前697年,秦武公立,带兵攻打彭戏氏,一直打到华山地区。
公元前688年,又伐邽冀戎,约在今甘肃天水附近,这样向东发展的同时,又向西北发展。可注意的是,秦这时在占领区不实行分封,而直接实行县制。它灭了今长安县东南的郑、杜时,就建立了县。春秋时期,诸侯国内实行郡县的,以秦、晋和楚为最早,这些国家恰好是宗法封建关系比较薄弱。
秦一步一步向东发展,岐东的戎族被迫也向东奔窜,沿着黄河,散布于河西河东之间。后来晋西、晋东以及周的洛水、伊水一带都有戎人的踪迹。当时北方的狄人也很盛,戎狄两族也就混合起来。
秦穆公时期(公元前659—前621年),秦国已有很大的发展,开始参加华夏诸侯的争霸战争与会盟。这时,华夏诸侯还仍把他看做“戎狄”,但穆公已尽量模仿华夏的礼乐文化了。有一次,戎王派一个叫做由余的使者到秦国去。秦穆公使他参观宫殿、陵寝、仓库,以夸耀他在经济文化上之发达。但是由余看了,毫无兴趣,反而冷笑他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穆公感到奇怪,问道:“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说:“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这一故事反映秦已由戎化而华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