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承启十六年的一个深秋,日头如往日升起,如同这京城里的千家万户一样,沉寂了一夜的灵府开始重起生机。厨娘们此时正打着哈欠洗菜淘米,保证赶在卯时之前将早膳做好,否则我的父亲就要饿着肚子去参加早朝,而大娘也会扯着尖细的嗓音将这府上的家丁丫环逐个数落,来消耗过剩的体力。
父亲灵晋,很是对不起祖父给起的吉利名字,自打三年前自徐州府尹之位调任入京后,就一直居于五品奉训大夫这一闲职,再无晋升,所谓上朝,也不过是在神武门外跪侯,哪里能真的进去那宏伟非常的英华殿,慕得云皇天颜。因此大娘齐氏整日念叨,官场黑暗,埋没了父亲一身才华,好似真不知道父亲是使了多少银子才得以调任入京,也好像忘记了当初那六品府尹也是靠祖父以一万两白银捐来的。否则以父亲这个沉迷酒色的商贾之后,若想入仕为官,只怕等到范进那把年纪也未必有戏。
我是父亲唯一的女儿,也是他唯一的骨肉,却不能算是灵家的大小姐。因为我的生母,并不是父亲的妻妾。十岁之前,我甚至都没有见过父亲,就连我的名字洛瑶,也是母亲所取。
据说当年父亲仗着财大气粗,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母亲身为落魄秀才之女,偏生的美貌,又因饱读诗书而更显气质出众,十里八乡无人不知书卷佳人潘芷凝。
母亲是在十八岁那年,在一次前往庙宇进香途中与父亲不期而遇,而后惹上了父亲的觊觎。
当时父亲被美貌的母亲所迷,随即差人打探明细并几次三番差遣媒人说客上门,欲纳母亲为妾。倔强的母亲抵死不从,风流成性的父亲竟使了迷魂香,将孤身一人在家的母亲迷晕奸污,因此有了我的存在。原以为生米煮成熟饭母亲只能认命,可她偏是与命运抗争到底,选择远走他乡,靠着一双巧手替人裁衣刺绣,艰辛地独自抚养我长大。纵然贫寒,甚至居无定所,母亲仍是尽了她最大的努力满足我所有的愿望,别家的孩子有布偶玩具,母亲就与我削陀螺,扎纸鸢,别家有山珍海味,母亲就靠绝佳的厨艺将青菜豆腐做的美味无比。家中没有富余的钱财请西席先生,母亲便自己教我断文识字。我不爱针线女红,偏爱看那三国瓦岗群雄逐鹿的故事,母亲便只教会了我简单的织补,就不再勉强我学习刺绣裁剪。或买或借,弄来一本又一本的图书,画册。那时的我,享受着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甚至溺爱,每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样样全能,有时因为淘气摔的鼻青脸肿或下河弄丢了母亲辛苦缝制的鞋袜,母亲也从不舍得训斥责骂于我,只要我肯背诗抄书就能免于惩罚……
儿时根本不懂何为烦恼,何为忧伤。直到被父亲带走,我才在一夜之间明白,曾经的我,拥有过怎样的幸福。
说起来那已经是三年前的旧事,但那惨痛的回忆,却一丝也不曾淡去。
承启十三年,父亲调任入京。也许是作恶太多,父亲与所有的妻妾均无所出,为了防止被人嘲笑没有子嗣,父亲将主意打到了我的身上。他纠集家丁四处寻访,终于在偏僻的山坳里找到了我们。还记得那本是春光明媚的一天,母亲为我换上她新作的碎花裙,带我漫步在村口的小河边。望着水中的倒影,看看母亲乌黑油亮的青丝,我对自己稀稀拉拉的小辫甚是不满,闹着要母亲也为我挽个发髻。母亲疼爱地梳理着我稀疏的黄发,笑着对我说,“你还小,不到盘发的年纪,待你十五岁及笄时,娘会买最漂亮的发钗为你梳挽发髻。”母亲在我很小时便给我讲过一诺千金的故事,她自己更是从不对我食言。得了她的承诺,我便放了心,“嗷、嗷”地叫着,兴奋地在河边手舞足蹈地跑跳。哪知一回头,却被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强壮男人,提着衣领扔进了一辆马车,母亲见状,疯了一般扑上来,一把抓住我的手死死不放,那男人见无法脱身,抄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狠狠地轮向母亲纤弱的脊梁!母亲瞬间仰面倒下,犹如一片羽毛,轻飘飘,寂无声……苍白的双手缓缓地与我抽离,口中喷薄而出的鲜红,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染得一片残阳似血。
自那日起至今,三年已过,我再未见到过母亲。带着对母亲无望地思念,我无奈地跟随那个阴狠的男人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村庄。一路上,我被耳提面命地告知,那个害得我和母亲遍体鳞伤、天涯两隔的仇人,就是我的生身父亲!
被父亲带去京城后的两年间,我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逃走。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抓回来,每次被抓都免不了一顿毒打。挨打时我自是嚎哭认错求饶,天晓得我怎么就能将好汉不吃眼前亏理解的那样透彻,但好了伤疤忘了疼,即便是双膝都被父亲打变了形,我也一刻不曾放弃要逃离灵府。除非父亲狠心打死我,否则我要一辈子和灵府的家丁斗争下去。
其实我并不知道母亲在哪,也不知道她是否仍在人间,我只是跟随着自己的本能,向着远离灵府的方向逃离。次数多了,父亲终究是厌烦了这猫捉老鼠的把戏,一狠心,索性将刚满十二岁的我当备选宫女,送入了皇宫,来个眼不见为净。
父亲的耳根子清净了,我又何尝不是,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但终究可以不用每天对着大娘的冷脸和父亲的呵斥,我倒宁肯生活在另一个牢笼里。谁料初入皇宫,我就因着机缘巧合的关系,被云筝公主选作了伴读侍女。
云筝公主是大云国皇帝的掌上明珠,乃皇后萧紫妍所出,即使几年后皇后又诞下太子云萧,云皇仍是不减对长女的宠爱。
公主自小就被名师传授针线女红琴棋书画,十三岁时,云皇破例允许公主与其他宗室子弟一起入太学院读书,并令京中五品以上官员送适龄女子入宫,为公主挑选伴读。
云皇独宠皇后萧紫妍,连带萧家一族都鸡犬升天,云国唯一的一位异性王便是萧后幼弟,镇北王萧清远,此时正在漠北边境统领大军。是以萧后在宫中,大有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独霸天下之势。云皇更是为她连**都形同虚设。
太子未满两岁,尚不用选妃,因而三年一次的选秀都不过是走个过场。相反,百官皆知云皇爱女如命,谁家女儿能入了公主的眼,便等于是讨了皇上的欢心,因而这为公主挑选伴读女童,倒是比选秀还要隆重。
如果说如今的我,在皇宫里被嬷嬷姑姑们教育改造了一年还未脱少年心性,那么一年前入宫的孩子,便完全称得上是顽劣不堪。回想起我雀屏中选的经历,倒真还算是一桩趣事。
京城官员众多,虽然是将甄选伴读女童的年龄限制到了十岁到十三岁之间,也因为品貌刷下去不少,当天在**参加殿选的女童还是多达百人。因为都还是小孩子,云皇不愿拘束了我们,选拔地点就放在了御花园,自己与萧后、公主在阁楼中品茶等候。
父亲本不指望我能得公主青睐,只是草草打扮了我一番,权当凑数。那时正值隆冬,天降大雪,与其他参选女孩的锦帽貂裘盛装华服一比,我的穿着算是朴素到寒酸。
我貌不惊人,年少时又不曾习得精湛的琴棋书画,若是按照往年选秀的制度,查身世,看仪态,拼容貌,比才华,我自无可能入选。但云皇言,公主身边自有名家教授才艺学识,此次选侍女,只要品貌合格便可入围,后续又洋洋洒洒讲了一堆话语。我被周围女孩们身上脂粉的香气熏的一阵阵头昏,哪里听得进去那长篇大论,见无人注意,便远离了人群,将头探向那园中梅林里一株梅树,吸取花中的清新。记忆中家乡的梅花也是这样傲雪怒放,但却并没有如此清甜之气,那时我还不懂,这皇家的一草一木都是比寻常人家的更独特稀罕万分。可惜年幼的我哪会欣赏那不可多得的奇葩,反而是做了一件焚琴煮鹤的糗事,直到现在想起都还会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