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四月底,天气彻底转暖,正是农忙时节,田间到处是正在辛勤劳作的农人。
一支庞大的官军队伍出现在大同府城外百姓的视野,队伍正在向大同府城方向前进,这支队伍松垮的拉开了很长,士兵风尘仆仆、破衣烂衫,无精打采,显的毫无精气神可言。
这支毫无神采队伍的中间还有一顶瞩目的官娇,其实轿子很普通,青缎子的轿帷已经略显陈旧,轿帘是掀起的,而轿子中的老者脸色和这支军队一样死气沉沉,他沟壑纵横的老脸就像即将风化殆尽的朽木。
山西巡抚蔡懋德回来了。
这次是大败而归,蔡懋德的脸色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就在三月底,朝廷的六位督师,八个总兵之师二十余万人会师在洪螺山一线狙击回师的建奴,兵力足足是敌人的两倍有余,可是刚刚接触,基本等于没有战斗,竟一触皆溃,就这样阵亡了两万余人。
蔡懋德怎么也无法理解,两倍于建奴的兵力怎么会这样,还没有接战就会直接崩溃。
不是他蔡懋德不想作战,而是他的士兵不想作战,他蔡懋德不想作战,也不会亲自督师奔赴北都勤王,可是那些友军太让他失望了,而自己的手下何尝不是如此呢?
没有与建奴进行任何接触,所有士兵崩溃了,好在蔡懋德没有在前方督战,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如人海般溃散的士兵人潮就把他足足卷出去了二十几里。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败了,蔡懋德的手下没有放上一箭,没有向敌人挥动一下武器,损失了近千士兵,然后回来了。
蔡懋德算是彻底明白了,大明几乎所有士兵都没有指望了,朝廷必须要强兵,否则,国家堪危。当然,蔡懋德还没有自大到去左右朝堂的各位大佬,但作为管理一省军政的巡抚,他完全可以左右山西的军事,可以让山西的军事强大起来。
一定要强军,时不待我!蔡懋德想到了名声赫赫的周遇吉,能战的跑来山西上任,而自己这个老朽的文官却跑去京师勤王作战,怎么想蔡懋德都感觉这件事有些诡异。
本来,蔡懋德应该回太原继续行使他的巡抚职责,可惜,洪螺山一战让蔡懋德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不想再尸位素餐下去,在有生之年,他总要为朝廷做点什么,这就是蔡懋德此行大同的原因,说白了,蔡懋德这是专门来大同会晤周遇吉的。回太原府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周遇吉,需要周遇吉给他练兵、强兵。这山西的卫所士兵太让他失望了,他要行使自己巡抚的无尚权利,他希望周遇吉把山西的军事进行一次彻底整饬。
队伍仍旧是毫无精神,前进的松松垮垮正陷入思考中的蔡懋德突然感觉到了异样,队伍有些意外的停了下来,他的轿子也因此停了下来。
不久后,马蹄声传来,中军官骑马飞奔而来:“报~督师大人,前方出现我军斥候是大同周大帅的斥候,要求我们接受检查并出示通关文书。”
“接受检查还要通关文书!”蔡懋德有些茫然,随后,蔡懋德想起来,好像他没有派人通知周遇吉,这他可以理解。
“那就让那些斥候过来。”
中军官没有动,他扭捏的无奈开口:“周大帅那些斥候让督师大人您必须出示通关文书。”
“噢”蔡懋德愣了一下,随后,他挥动自己的手臂:“好兵!不愧是周遇吉的手下,老夫亲自去看看!”
老大人这是要发怒啊!中军官轻轻的摇了一头,他为那些斥候捏了把汗,武人总归不能和文官相比,地位相差悬殊啊,何况,那些斥候只是普通士兵而已,他们能够承受一省巡抚的怒火吗?
蔡懋德下了轿子,他一路步行了来到自己队伍前面,在队伍前方不远处他看到了那十来个斥候。这些士兵手持武器倨傲的骑在马上,衣甲鲜亮,范阳帽上的红缨很是悦目,他们正冷冷的看着这些叫花子一样的大明友军。
“本官山西巡抚蔡懋德,请问,尔等是周帅的手下吗?”
很意外,和众人想象中的纳头便拜不同,对面的士兵中毫无所动,只是有一个人向前提了一下战马:“还请老大人原谅,职责所在,属下不识得老大人,还请老大人出示通关文书,若真的是抚院大人,属下自会向老大人赔罪!”
蔡懋德那身官服就是通关文书,这辈子,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今天好像很没面子。
不过这才应该算是真正的军队吧,蔡懋德皱纹纵横的老脸有些意外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周萃庵果然是周萃庵!这厮练得好兵!老夫算是服了!好吧!今天,老夫就自己给自己开一张通关文书!”蔡懋德太满意了,这才
是他心目中的军队,这些斥候虽然挡住了他的去路,但蔡懋德异常欣慰,这个周遇吉果然名不虚传,治军严谨,没有让他失望。
斥候在官道上阻止蔡懋德的同时,周遇吉已经得到蔡懋德到来消息,这好像不大可能有假,于是,周遇吉开始召唤将领们集合,同时,也派人去通知大同知府闫肃。
还未等周遇吉把人招呼齐,几名骑士在军营中已经呼啸而出,战马飞奔的方向正是大同府城东的官道,那也正是蔡懋德来大同府城的方向。
周虎臣对这个蔡懋德有些好奇,在他的记忆中,这个老夫子式的蔡懋德不缺乏钢肠烈姓,不缺乏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一个敢于自杀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怯弱者,周虎臣决定先行一步,去看看这个历史上因为无力抵抗,失去太原后果断自杀的老人。
这一出大同的军营就是十几里,沿路不断地有斥候在出现,这些斥候看到是周虎臣一行,他们举起武器示意,而周虎臣等人则是毫不停留的一路飞驰。
现在的大同府就形同一个铁壁,为了让士兵达到自己的要求,周虎臣的要求非常高,也非常严格,大同府城周边几十里之内,无论昼夜都会遍布着来回穿插巡逻的斥候。这是周虎臣在给他们培养一种习惯,无论是否有警,士兵与斥候必须百分百的投入,因为;战争就在不远处。
天气很好,视线不错,在远远可以看到前方人影的时候,周虎臣缓缓停住了战马。
在怀中拿出那个刚刚制作完成的铜管,周虎臣放在了眼前。
效果还不错,远处的人影变得很清楚了,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很好用。
周虎臣手中拿的,正是他让人制造的千里镜。
前方的人很多,周虎臣看不到什么蔡懋德,也看不到他带领的那些军队,因为,为了防止意外,得到消息的斥候在这个官道上越聚越多,现在的官道已经被周虎臣派出的那些斥候占满了,估计现在最少也有两、三百人之多。
【继续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