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地主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兵事对论

第四百八十七章 兵事对论(1 / 1)

?第四百八十七章兵事对论

“而且,上次邀你同行西征未果,以为你专心文学,看不起匹夫之勇,现在又来问兵事,真是让人mihuo不解。”李靖淡然说道,颇有几分诛心之意。

“李公此言好生奇怪,谁说文人就不能知兵事了。”韩瑞十分坦然,反驳说道:“远的有班超投笔从戎,诸葛武侯六出祁山,祖逖闻ji起舞,谢安谈笑用兵……近的就不用多说了,弘文馆学士,哪个不是熟知军机之人。”

“差点忘了,你不仅文章写得hua团锦簇,口舌之利也是厉害非常。”李靖说道,似乎有意顾左右而言他。

“一般,一般。”权当成夸奖自己,韩瑞乐滋滋道:“书生嘛,手无缚ji之力,那么也只有卖nong嘴皮子了,不然真是百无一用了。”

“惫赖。”李靖笑了,摇头说道:“这般自贬,传扬出去,xiao心有人口诛笔伐。”

“正常,不遭人嫉是庸才。”韩瑞说道,好像在暗示什么。

李靖顿了下,装做没有听到,一边收拾象棋,一边说道:“好了,不要兜圈子,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是你在绕好不好,韩瑞暗暗撇嘴,抚了下嘴chun的绒须,郑重其事的问道:“李公,你觉得府兵的前景怎样?”

“府兵的前景,什么意思?”李靖问道。

韩瑞沉yin,换了个问法,请教道:“李公估计,大概在什么时候,朝廷废除府兵,各地的折冲府会名存实亡,只有虚名而已。”

李靖脸se变了,轻喝道:“xiao子,口出妄语,不怕陛下治你妖言huo众之罪。”

“没有这么严重吧。”韩瑞满不在乎道:“自古以来,随着朝代的更迭,兵制也时常变化,可见世上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物事,府兵也不例外。”

李靖捋须,沉默不语,韩瑞继续说道:“况且,我查过资料了,府兵源自北魏,当时,只有鲜卑人才可以参军,汉人只能务农,到了北周,迫于兵源短缺的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

韩瑞觉得,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北方的汉人,逐渐掌握了军权,才得以把落入胡人手中的江山,重新夺了回来,可见政权是从枪杆子出来的话,一点儿也不假。

“那又如何?”李靖问道,依然不动声se。

“府兵的特点是兵农合一,战时为兵,战后为农,广募百姓入伍,免其课役,一人充当府兵,全家编入军籍,不属州县。”韩瑞说道:“主要任务,就是番上宿卫和征防。”

“不错。”李靖点头,神情不变。

“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军资、衣装、兵器,甚至赴役途中的粮食,都是自备的,不用朝廷负担。”韩瑞分析说道:“这样,可以舒缓朝廷的财政,不会出现汉代那样,打了场大战役,国库就空虚无粮的情况。”

“这些,你明白,我也知道。”李靖说道:“相对汉代的缇骑、执戟、世兵,府兵是良法,自然会长期存留,朝廷怎么可能废除。”

“如果长期,是指二三十年的话,我却是认同。”韩瑞笑道:“之后,就难说了。”

“为何。”李靖问道。

幸好是李靖,有足够的耐心,聆听韩瑞的“胡言luan语”,要是换了其他xing格暴躁的将军,客气点的,嗤之以鼻,直接拂袖而去,要不就是干脆的大耳光煽去。

“李公觉得,府兵的基础是什么?”韩瑞补充说道:“赖以存在的根本,只要失去了,不用朝廷废除,府兵就名存实亡。”

眼睛掠过思索之se,过了片刻,李靖若有所得,却没有说话。

韩瑞轻轻感叹道:“都说,汉代之衰,亡于太平道、黄巾军,可是又有谁知道百姓之苦,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乡闾屡困于征徭,帑藏因兹而耗竭,这种情况下,也难怪要效仿陈胜吴广……”

“xiao子,慎言。”李靖淡声说道:“朝廷实行均田之制,致使百姓安居乐业,又给府兵授永业田,纳入军籍,免除课役,岂会出现你所言的后果。”

作为即得利益者,韩瑞不能评击世家贵族土地兼并的恶行,不然,不仅把自己摆在李靖的对立面,而且也是在否定自己的身份,所以,只能轻淡说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开枝散叶,子孙满堂,然而田地有限,总有授尽的那天。”

李靖好像有些不以为意,轻声说道:“那是百年以后的事情了,何须我等cao心。”

韩瑞顿时无语,也对,除了皇帝之外,哪个大臣,吃饱了撑的,考虑那么遥远的事情,要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

“况且。”李靖说道:“府兵坏了又如何,朝廷设有禁卫,南、北衙军,战力与府兵相比,虽然稍逊了一筹,可是胜在可以随时招募补充。”

“这个,就是我想要说的。”韩瑞击案,微笑道:“府兵到长安宿卫,由十六卫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任命将军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签发的文书、鱼符,经折冲府将士核对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有效防止将帅……拥兵自重。”

李靖慢慢的捋须,神情终于有两分不自然。

韩瑞慢条斯理道:“特别是边境战事繁多,长期以往,府兵久戍不归,迟早会逃亡,那么只能用募兵以防,可是招募的士兵,终日在军营之中,受到将军节制,若是……”

“够了。”李靖怒喝,斥责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质疑我等将士对于陛下的忠诚,还是想要挑拨离间。”

李靖久经兵事,身经百战,浴血沙场,身中的凶煞之气非常浓重,平时修心养xing,收敛起来而已,而今盛怒之下,突然迸发出来,好像温驯的xiao猫,变化成为吃人的猛虎,无形的目光锐利,如同实质的刀锋,一下子就将韩瑞镇住了,心中忐忑,惴惴不安。

幸好,韩瑞心中无愧,过了半响,脸se有些发白,摇头说道:“李公,我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没有其他意思。”

“好个就事论事,怎么在我听来,却是故意针对朝廷将士。”李靖声音微冷道:“莫不是觉得,天下太平了,就应该收兵入库,放马南山,将士归于野,这样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李公误会了,若是我真有这样的心思,今天也不会上men拜访。”韩瑞苦笑道,历史早就有例证,无论是什么政体,想要长期维持统治,必然要文武并重,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再怎么富裕,只不过是任人宰割的fei羊罢了。

李靖脸se稍缓,淡淡说道:“说了这么多危言耸听之语,谁知道你是何居心。”

“居心谈不上。”韩瑞也松了口气,犹豫了下,坦诚说道:“只是希望大唐可以长盛不衰,华夏百姓少受些灾难。”

李靖眼睛掠过一抹讶意,随之微微皱眉,若不是听出韩瑞语出真心,真的要开口质疑了,不是觉得韩瑞的愿望不切实际,而是听出了韩瑞的暗示,说了半天,韩瑞还是觉得,武将的权势过大,容易出事。

不过,李靖也不是普通的武将,能够效仿张良急流勇退的举动,不仅需要大毅力,也要有大智慧才能下得了决心,就算韩瑞不暗示,也能明白,无论文臣武将,拥有大权力之时,很容易滋长野望,而手握兵权的人,野心更加强烈。

从古到今,毫无例外,汉代七国之luan,王莽篡位,曹cao挟天下令诸侯,曹丕夺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晋统一天下不久,又有八王之luan,士族南渡,大将军桓温yu废帝自立……最近就是隋末之时,当时的李靖,仍然忠于杨广,发现李渊想要起兵,还要告密呢。

要知道,李渊可是杨广的亲戚,反隋的时候,却丝毫没有迟疑,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史以来,为了争夺帝王之位,父子手足相残的事情,数都数不过来,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李世民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李靖发现皇帝猜忌自己之后,立即果断的主动引退,免得给家人带来灾祸。

心念百转,李靖反而平静情绪,淡然说道:“其志可嘉,日后必为朝廷栋梁之材。”

“栋梁什么的,却是不敢奢望。”韩瑞摇头说道:“不过是想尽分心意而已,毕竟有国才有家,宁为太平犬,不做离luan人,朝廷强盛,百姓自然安居乐业,更能避免五胡luan华的事情再次发生。”

“或许,李公觉得,我是杞人忧天。”韩瑞无奈一笑,自嘲说道:“毕竟李公两次出征,横扫漠原,胡人闻风丧胆,纷纷归附,奉陛下为天可汗,接受大唐的节制,我觉得魏shi中之言非常有道理,今其来降,不即诛灭,彼鸟兽野心,非我族类,弱则伏,强则叛,这是天xing,绝对不会改变。”

“当然,斩尽杀绝,的确是有失仁和。”韩瑞说道:“怀柔之策,自然不错,但是却不能失去防范之心,免得与以前那样,匈奴灭了,又冒出鲜卑来,鲜卑亡,突厥盛,焉知以后,又是哪个部族……”

“自然,水无常势,云无常形,天下没有万世的王朝。”韩瑞xiao心翼翼,字斟句酌道:“不过华夷之辩,还是要重视的。”

至少要保证,中原江山,落在汉人建立的王朝手中,不再被野蛮的异族统治,那简直就是浩劫,不知道多少汉家文化,就是在那些时期,消失殆尽的。

李靖神态如常,也不知道是明白了,还是在故意装糊涂,轻捋乌黑飘逸的长须,慢声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防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韩瑞一脸自信,ji扬说道:“朝廷也是如此,只要中原军马强盛,试问天下,谁能与之争锋?”

“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道理。”李靖微笑一笑,又问道:“那么你觉得,现在朝廷的军马不强盛么?”答应是明显的,不强盛,怎么可能平定天下,横扫漠原。

所以,韩瑞十分干脆的摇头,真心诚意的说道:“纵观古今,大唐虎贲,唯有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军,以及汉代封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的羽林军可以比拟。”

李靖轻轻点头,虽说大唐军队不是他缔造的,但是多年以来,指挥各部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可以说,李靖的大半生,多是在军营渡过,对于军队的感情,自然是非常深厚,也难怪听到韩瑞诋毁府兵将士,会沉不住气,怒声辩驳。

“可是,xiao子觉得,朝廷的军马,还可以更加强盛。”韩瑞贼心不死。

罗嗦了半天,终于切入正题了,李靖瞥视,淡然道:“你有何办法?”

“李公何必故作不知。”韩瑞笑道:“不是已经给你过目了吗。”

从怀中取出书信,慢慢的展开,上面只有四个字,笔法龙飞凤舞,颇见功力,李靖低头看了眼,沉声道:“军校,武举,什么意思?”

“军校,顾名思义,如同官学,不过不是授人诗书**,而且传授兵法武略的学校。”韩瑞兴致勃勃说道:“武举,也是与文人的科举类似,只是考较的不再是诗赋文章,而是弓马骑she,以及谋略……”

韩瑞滔滔不绝,述说着军校与武举的各种好处,其实也不用他多说,以李靖的聪明才智,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xing,不能与韩瑞相比而已,只要稍微点醒,立即明白透彻。

不过,正是由于清楚明白,武举且不说,可行xing很高,可是军校……李靖心中思chao起伏,难以平静,要知道在古代,兵法谋略,也是属于敝帚自珍的绝技,只在xiao范围内流传,不是父子传承,就是自学成材,或者得到军中将领的赏识传授。

李靖目光微聚,直视韩瑞道:“官学教授诗书文章,可以教化百姓,然而,兵法,却是凶器之流,若是人人习之,岂不是天下大luan。”

“怎么可能。”韩瑞笑道:“民间百姓舞枪nong棍,习武成风,按照李公之意,那岂不是要禁武,或者如同秦朝那样,集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村户共用一柄菜刀。”

李靖笑了笑,轻声道:“你不是这样认为而已,必然会有人这样驳斥。”

“没有关系。”韩瑞说道:“以陛下与朝中大臣的远见,肯定知道其中的好处,推行实施即可,其他人的看法,可以忽略不计。”

李靖沉默不语,过了片刻,问道:“如此良策,何不上奏陛下?”

“李公觉得,是否可行?”韩瑞问道:“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自然,十分完善,没有遗漏之处。”李靖神情复杂,十分肯定,强行压住xiong中的涌动的心情,自然清楚,只要有军校存在,代代相承,朝中的武将,绝对不用担心文官的崛起,影响到他们的权力。

朝中权贵,特别是功勋武将,尽管xing格各异,或是暴烈,或是粗鄙,或是憨直,不过,肯定没人是傻子傻蛋,自然可以从近几年来,李世民的连番手段,看出皇帝扶文抑武之心,但是胳膊拧不过大tui,给敲打几次,诸如尉迟恭这样的功臣大将,也只得默认了这个事实。

反正,只要天子,不要鸟尽弓藏就行,况且,天下虽平,但是外国还没有灭尽,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当然,这样不免有几分自我安慰之意,朝中有谁是薄淡名利的圣人?谁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力?无非是圣意难逆而已,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天子针锋相对,纯粹是嫌命长了。

而今,在韩瑞的陈述下,陡然发现解决之道,李靖没有欣喜若狂,喜形于se,已经是养气功夫十足了,不过,心里仍然有些微疑虑。

“可行就好。”韩瑞松了口气,欣然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恳请李公,将此策献予朝廷吧。”

“什么?”李靖惊愕,疑虑扩大,充满了mihuo不解,本来以为,韩瑞只是想要请教自己,其中的利弊,加以完善,然后呈现给天子,也算是难得的功劳,升官恩宠不在话下,却没有想到,他却请自己为之,岂不是把功劳拱手相让,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yao?

李靖仔细揣度,自己本身,已经功高盖世,引得天子猜忌,再出风头,好比火上浇油,说不定功劳未录,反受其咎,不过看韩瑞的模样,不是那种心机深沉之人,或许只是好心,却没有考虑如今的形式,办了坏事而已。

有可能,这个笨xiao子认为,把计策呈献上去,皇帝为赦免自己“谋反”之罪,李靖若有所思,嘴角多了抹微笑,摇头说道:“贪功之事,某不屑为之,还是你自己呈递吧。”

“xiao子官职卑微,呈递也没用。”韩瑞可怜兮兮道:“贸然上奏,恐怕未到御案,就给人截了下来,或者就是陛下看了,训斥我不知轻重,坏了越级奏事的规矩。”

“胡说。”李靖笑斥道:“百官疏奏,皆由机枢大臣掌管,广开言路,你呈递治国良策,朝廷大臣只会嘉许,怎么会拦你奏章,况且陛下又是雄主明君,自然明白你计策之妙,只有加官进爵的可能,岂会训斥……”

最新小说: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大秦:赐死皇孙,我传国玉玺护体 野外生存最强狙神 直播:我家猫咪会修仙 我在大秦开酒楼 掌心宠 德意志的荣耀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 稻荷妖神记事 末日求生:开局有求必应,百倍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