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军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1)。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2)。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3)。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4);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5);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6)。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7)。故其战胜不忒(8)。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9),败兵先战而后求胜(10)。善用兵者,修道(11)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12)。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13)。故胜兵若以镒称铢(14),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15),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首先要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致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
(2)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是可以预知的,但敌人有无可乘之隙,被我战胜,则不能由我而定。
(3)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所以采取守势,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所以采取攻势,是由于取胜条件有余。
(4)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九,泛指多数,不是具体的规定。九地,极言深不可知;九天,极言高不可测。藏于九地之下,指极其深地隐藏自己的力量。动于九天之上,
指极其高明地发挥自己的威力。
(5)非善之善者也:不算是好中之好的。汉简《孙子兵法》作“非善者也”。
(6)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汉简《孙子兵法》作:“所谓善者,胜于胜者也。”
(7)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汉简《孙子兵法》作:“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8)不忒:忒(tè),差错、疑误。不忒,无疑误,确有把握的意思。
(9)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指能取胜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而后才同敌人作战。
(10)求胜:期求胜利,这里含有寄希望于侥幸取胜的意思。
(11)修道:指从各方面修治“先为不可胜”之道,如政治、军事、自然各方面条件的准备等。
(12)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度,计算长短的尺寸叫度。这里的度,一说指忖度、判断的意思;二说指国土的大小;量,计算粮食多少的升、斗等叫量,这里指容量的限度,即战场容量;数,数目的多少,这里指敌对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数量;称,就是衡,衡量轻重叫衡。这里是说权衡,指双方力量的对比。
(13)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一说,指根据战地地形的险易、广狭、死生等情况,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根据对战地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的容纳限度,即战场容量;根据战场容量的大小,确定作战部署兵力的数量;根据敌对双方可能投入兵力的数量,进行衡量对比;根据双方力量的对比,判断作战的胜负。另一说,度,指土地幅员的大小;量,指物质资源的多少。这样,此句意为:敌对双方土地面积不相等,就产生幅员大小的“度”的不同;幅员大小不同,就产生物质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物资多少不同,就产生所能动员和保持兵力众寡的“数”的不同;兵力众寡不同,就产生军事力量对比的“称”的不同;力量对比不同,就产生了战争胜负的不同。
(14)镒(yi)、铢(zhu):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四两(一说为二十两),一两为二十四铢。镒比铢重五百多倍。这里用来比喻两军实力的悬殊。
(15)胜者之战民也:胜利者指挥士卒打仗。胜者,胜利者。民,作“人”解,这里指士卒。《势篇》中有:“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这里的“战人”与“战民”同一意义。汉简《孙子兵法》作:“称胜者战民也。”
【翻译】
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做到不可战胜,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掌握主动权;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不可被敌人战胜,而不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有了不可战胜的条件,就可以守;敌方出现了可胜之隙,就可以攻。之所以实行防守,是因为实力不足,取胜的条件不够充分;之所以采取进攻,是因为实力强大而敌人相对弱小。善于防守的,如同深藏于地底,敌人无迹可寻;善于进攻的,能高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犹如神兵天降,让敌人防不胜防。所以,善防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战胜敌人。
可预见胜利却没有超出常人的见识,就算不上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交战后取胜,即使天下人都称赞,也算不上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比能举起秋毫之重算不上力气大,能看见太阳、月亮算不上眼睛明亮,能听见雷霆的声音算不上耳朵灵敏一样。古代所说的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这些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们打了胜仗,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也没有料敌制胜的名声和勇武威猛的功劳。这是因为他们的胜利是必然的,是绝对不会有差错的。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制胜措施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战胜的是那些早已处于失败境地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总是先创造出必胜的条件,然后才寻找机会与敌人交战;失败之师往往总是先贸然与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够修明政治,遵循法度,所以才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兵法中,用来衡量胜负的因素,一是“度”,即土地幅员;二是“量”,即军赋物资;三是“数”,即部队兵员的战斗实力;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敌我双方所处地域的广狭,决定着土地幅员大小;敌我土地幅员的大小,决定着双方军赋物资的贫富;军赋物资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军队和兵员多寡;敌我军队和兵员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敌我军事实力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所以,胜利的军队对于失败的军队,就像用镒与铢相比较,占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与镒相比较,处于绝对的劣势。在实力对比上取得优势的一方,指挥士兵作战,就像决开千仞之高的山涧积水一样,势不可当,这就是所谓的“形”。
【按语】
本篇的军形与下篇的兵势两者密切相关,但又有明显区别。
本篇主要论述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提出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的作战指导原则。本篇所说的形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军队物资多少、兵力众寡、战力强弱等客观的作战条件,这是可量化的东西;二是指在敌我双方的对比中生成的一种战略态势,是各种客观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实例解读】
邯郸之战
公元前262年,韩国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陉、高平、少曲、野王等地。韩王非常恐惧,表示愿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献地入秦,他为了转移矛盾,将上党郡转献给了赵国。赵王贪利受地,这一举动引起了秦国的不满,于是秦国出兵攻赵。
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决战,秦将白起针对赵括只知纸上谈兵、鲁莽轻敌的特点,制定了后退诱敌、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全歼赵军40余万人。白起取得胜利后,还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他将秦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攻占邯郸以西的要点武安等地,一部分北上夺取太原郡,白起亲自率领一部分兵力留驻上党郡,准备进攻邯郸。
秦军的进攻势头,引起了赵国及周围诸侯国的恐惧。赵国为了免于灭亡,与韩国合谋,派苏代携带重宝赴秦游说秦相范雎。苏代从范雎的个人利益及秦国的得失两方面来动摇其灭赵的决心,同时提出割地求和。范雎为苏代的分析所打动,便向秦王建议准许赵割地议和。秦王考虑长平之战相持三年,秦军虽然战胜,但士卒死者过半,国虚民饥。于是同意韩国割坦雍,赵国割6城给秦国,达成和议。秦王于公元前(25)9年正月撤兵。
秦国撤兵后,赵国国王准备按照和约割让6城给秦。但赵相虞卿不同意割城。他分析说,秦国撤兵是由于兵马疲惫,力量不足,如果现在把土地送给秦国,这与鼓励秦国攻打赵国无异。以秦国的野心,如果赵国每年割6城,那很快就会灭亡了。他向赵王建议以6城贿赂齐国,因齐与秦结怨较深,齐得到赵国的6城后,必愿与赵合力攻秦。这样,赵国虽给了齐国城池,但可以通过攻取秦国的土地来弥补。到那时秦反而会向赵求和,韩、魏也会尊重赵国,从而与齐、韩、魏结成联盟。赵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但料定秦国不会善罢甘休,便积极进行抗秦准备。
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的教训,策划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对内,赵国君臣努力缓和内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抚养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顿兵甲以增强战斗力。同时,还利用人民对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暴行的愤恨来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这样便造就了全国上下奋起抗秦的有利态势。对外,赵国积极开展合纵活动。赵王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议合纵抗秦的计划;利用魏国使者来赵谋议合纵的机会,同魏国签订了合纵的盟约;同时以灵邱作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结好楚国;此外,还对韩、燕两国极力拉拢。所有这些活动,促成了反秦联合力量的形成,使得反秦统一战线建立起来。
秦昭王果然因赵国没有如约割地,反而联合各诸侯国与之为敌而愤恨不平,遂于公元前259年九月派王陵率兵攻赵,军队很快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鉴于敌强己弱的客观态势,采取了坚守疲敌、持久防御、避免决战、以待外援的方针。赵国人民对秦军的残暴记忆犹新,秦军的入侵,激起了赵国军民坚持抵抗、为保卫国家誓死抗秦的决心,他们坚守邯郸,英勇作战。在坚守防御的过程中,还经常派出精锐部队伺机袭击秦军,给秦军以沉痛的打击。秦国军队进攻邯郸的行动受到挫败,秦王又增兵换将,继续对邯郸发动攻势。经过八九个月的作战,秦军伤亡惨重,仍然攻克不下邯郸。秦王对此十分恼怒,亲自出面请秦将白起出来带兵攻赵。当初,在秦王与辅臣商讨出兵攻赵之时,白起便反对在这个时候出兵攻赵。他对秦王说:赵国自长平战败后,秦未能乘胜灭赵,给了赵国喘息的时间,赵国得以努力耕种以增强蓄积,整顿兵甲以加强战斗力,修补城池以巩固守备。目前,赵国在内政方面,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正努力增强国力,加强战备;在对外方面,赵国在积极联络诸侯各国对付秦国。在这种形势下,是难以战胜赵国的。现在白起的预言得到印证之时,秦王又出面请白起为将去邯郸指挥作战,白起仍不从命,表示“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听了勃然大怒,最后赐以利剑逼他自杀了。
秦国军队久攻邯郸不下,处于师劳兵疲、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时,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积极从事合纵活动。平原君赵胜率毛遂等人赴楚求援,毛遂以秦军曾经攻破郢都、焚烧夷陵、迫楚迁都的旧怨来激怒楚王,使楚王答应出兵北上救赵。魏王也即答应救赵,并派出军队10万向邯郸进发。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谁要是出兵救赵,等我攻下邯郸后就调兵攻打谁。魏王惧怕秦国日后报复,就命令主将晋鄙将10万大军屯驻在邺,观望不前
平原君赵胜见魏军停止前进,就派人去魏国,让自己的内弟、魏公子信陵君想法说服魏王让军队赴邯郸。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魏王仍然不肯下令进军,最后信陵君听从食客的建议,请如姬窃取了虎符,假托魏王之命要取代晋鄙的职务。晋鄙对此表示怀疑,不肯交出兵权,信陵君不得已杀了晋鄙,夺得兵权,率领军队直赴邯郸。
而此时邯郸的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平原君让自己的妻妾婢奴也参加到守城的劳役中,把家中的资财全部拿出来馈赠给士兵,鼓励士兵拼死作战。平原君还招募3000名奋不顾身的战士,向秦军发起反击。秦军出乎意料,一时招架不住,向后退却了30里。正在这时,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救兵和春申君率领的楚军先后赶到。秦军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战败于邯郸,秦将残部一部分逃回汾城,另一部分被联军包围,最后投降赵国。
魏楚赵三国联军乘胜进至河东,秦军退回河西,放弃了以前所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邯郸之战到此落下帷幕。
在邯郸之战中,赵国能以弱胜强,关键在于它制定了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如缓和国内矛盾,争取人民的支持,即孙子所说的“修道保法”;同时制定了以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战略。在敌军出现了师劳兵疲、顿兵挫锐的情形下,赵国又能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配合援军的进攻,一举击败秦军,赢得胜利。而秦军的失败,则是秦昭王不了解兵法原则,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战争而造成的恶果。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邯郸之战的胜败得失,足以启发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