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团圆早早就来了李奶奶家,一进门就问:“婶子,面开了吗?”
“你啊倒是积极。”李大花端出面盆。团圆对做饭的热情劲都赶上秤砣对玩的热爱了。
说到秤砣,他在炕上翻了个身,迷糊地问:“娘,是不是她又来了!团圆,我给你找了个检验自己学问的机会,哪天你跟我兄弟首儿比一下。”秤砣说完,打起了鼾。
团圆趴头看秤砣睡得天昏地暗,以为他说梦话呢,转回头看盆里的面,满满一盆,“婶子,我可以用手摁一下吗,我手洗过了。”
“摁吧。”李大花把盆放到面板上。
团圆伸出葱白的食指往里一摁,她整只小手都陷进了面里。这么软,叫团圆想到一个词,烂泥扶不上墙,都是一样软,团圆嘻嘻笑起来。
“婶子,好软啊,这么软怎么做馒头?”团圆摁了一下就停手。她是来学做馒头的,她还记着自己的目的呢。
“你好好看着。”李大花在面板上洒了一层干面,防止发好的面沾到面板上,就把盆里的面倒在面板上,沾在盆边的她也洒上干面弄下来,一点没浪费,然后又往面里加了一些干面使劲揉起来。有了加的干面,发好的面变得有韧劲,也不沾面板了。
团圆眼睛盯在面上,看着面像长在李大花手上。李大花揉完这边,面在她手里就换成了另一边,她都不用停下,跟面自己会移动一样。
揉的差不多了,李大花把面团揉成了长长的一条,分成了一个一个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团圆看得仔细,李大花是用后三个指头量,用前面两个指头揪下来的。
“哇!”团圆大叫一声。她挺会表达的,但此时的她觉着自己的语言贫乏,无法表达出自己看到现在受到的震撼,只能这么叫一声。
“团圆!”炕上秤砣也大叫一声,嫌团圆吵了他的美梦。
团圆捂住嘴巴,等秤砣又打起鼾,她才眼睛亮闪闪的小声问,“婶子,接下来怎么做,我可以跟你一起做吗?”
“可以。”李大花最稀罕团圆的眼神,就像她刚做出的豆花,晶莹剔透地晃啊晃,一碰就会碎一样,让人不忍心拒绝。
李大花拿起一块面剂子,团圆也拿了一块想学着做。可李大花动作连贯,右手揉面,左手往里叠面,右手再揉进去,不一会面剂子在她手里就成了长方形的馒头。
“团圆,千万不能揉成圆的,要做成方形的。圆馒头只能过年的时候做,寓意着团圆,这平时啊做成方的,寓意着做人得堂堂正正的。”
这些讲究,是李大花从她娘那里学来的。她第一次揉馒头,她娘教给她的第一个忌讳就是这个。
团圆拿着面剂子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婶子,你慢点,你这么快,我看得眼花缭乱的。”
“行,婶子慢点教给你,先这样往里揉……最后用干面抹一下底,防止沾在面板上。”李大花仔细地给团圆说。
团圆人小,劲也小,坐着没法揉面剂子,就站起来按着李大花教她的揉。李大花揉面的动作是连贯的,团圆的动作是脱节的,揉完这个方向,她得重新把面剂子摆正再揉。
即使这样,团圆也没有甩手不干,而是认真做出了一个馒头,在底下抹了干面,跟李大花做的摆在一起,“婶子,你看我做得怎么样?”
“挺好的,比我第一次做得时候好多了。婶子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因为没法转着圈揉,气得把面剂子扔在面板上,坐着抹眼泪。”李大花想起了自己那时候,仿佛就在昨天,一晃眼她成了当初的她娘,教下一辈的孩子这些。
摇摇头,现在想起来好笑,李大花都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哭。
团圆听着李大花的回忆,跟着笑。
人长大了,会有很多回忆,那些久远的回忆,有些淡忘了,有些留下深深的烙印。不管这些回忆是悲伤的还是欢乐的,总有那么一天,只要记起来,就可以笑着说出口。有这些回忆铭记在心,人的心里才不会空荡荡的,团圆这么想着。
做好的馒头每个之间留出了空隙,得二次醒发。天气暖和,李大花只在馒头上盖了一层包袱。
“婶子,留出空隙是为了不叫开好的馒头沾在一起是吗?”团圆蹲在李大花身边问。
“对。”李大花摸摸团圆头。
团圆仰起头对着她笑,“婶子,你怎么也爱摸我的头?”她有些烦恼大家都爱摸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