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英帕尔战役,直到七月中旬都没有结束,按照以前的历史,英帕尔战役在六月底就应该已经以日军第十五军三个师团的溃败,而基本上宣告结束了。
历史上日军第十五军三个主力师团,在到了六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丧失了进攻的能力。
虽然他们之中的第三十三师团和第十五师团部分日军,曾经凭借着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在丛林中和英军迎头相撞,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已经攻到了英帕尔的边缘。
可是这些日军到了六月初的时候,也已经是彻底精疲力竭,而且是弹尽粮绝,再也无力朝前迈进半步了。
同时其他的日军部队,也因为严重缺乏粮食弹药,特别是食品供给基本上彻底断绝,每个日军每天只能吃上半两都不到的食物,一个个都而成了傻逼。
再加上雨季的到来,医疗物资又跟不上,湿热的丛林之中,使得日军大批病倒,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开始在日军之中肆虐,大批日军身患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疾病,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打摆子。
加之没有食物,导致了日军终于坚持不下去,一直嘴硬的牟田口廉也也终于不得不承认他策划并且发动的英帕尔战役已经无法取得胜利,终于下令开始了撤退。
日军在六月中旬之后,便开始了溃逃,英军随即转守为攻,把日军三个主力师团给打了个人仰马翻。
可是不知为何,在这个时空之中,现在情况却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虽然日军并未能拿下英帕尔,但是现在却并未出现崩溃的情况。虽然各种迹象都说明,日军现在也确实到了强弩之末,可是由于英军这段时间连连出现失误,丢掉了英帕尔周围多处重要的阵地,兵力损失很大不说,最关键的是他们给鬼子充当了运输大队长,丢掉了大
批的作战物资。
这些被日军缴获的英军的作战物资,大大加强了日军的作战能力,让他们比历史同期坚持了更长的时间。
现如今鬼子的第三十一师团,还在向着科希马不断的发动猛烈进攻。
而第三十三师团和第十五师团的日军,也继续在向着英帕尔进攻,而且让英军感到惊讶的是,进攻他们的日军,现如今居然差不多换成了一水的英式装备,步枪都换上了英国造的李.恩菲尔德式步枪。
轻机枪也换上了英国的布伦式轻机枪,连手榴弹都换上了英式的米尔斯手榴弹,这些都是鬼子从英军手中缴获的,现在又被鬼子拿去开始用来揍他们英军了。
而日军由于补给跟不上,现在激战数月时间下来,他们的弹药已经消耗殆尽,只能以战养战,靠着从英军手中缴获的武器弹药进行作战了。
结果原本应该已经差不多结束的英帕尔战役,却愣是被拖到了现在都没有显现出结束的迹象。
不过方汉民也不太担心这个事情,毕竟英军的实力在哪儿放着,而且作为英军的指挥官,斯利姆将军却还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此人的能力很强,现在肯定正在想办法打破这种僵局。更何况日军补给不利,短期之内绝不可能改变,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仅凭着缴获的这些英军的作战物资,虽然撑到了现在,但是也不过只是昙花一现罢了,随着他们这些作战物资消耗完之后,日军的失
败也是必然的。
在列多出院之后,方汉民带着这些归队的手下,先去了一趟列多的后方总指挥部,见了一面正在这里处理事情的史迪威。史迪威对于方汉民的伤愈归来也很是高兴,因为方汉民乃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剑,这句话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了,如此一员虎将,他自然是很珍惜的,之前方汉民身负重伤的消息,让史迪威也着实很担忧,
多次亲自过问方汉民的治疗情况。
所以方汉民能得到如此妥善的救治,背后跟史迪威的关怀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一点上方汉民不能不承情,而且更让他承情的是史迪威对他的知人善用。如果没有史迪威的扶植的话,他估计也很难在派系林立的驻印军之中,走到现如今的地步,当不当官他不在乎,可是如果他没有能获得史迪威全力支持的话,他也绝对难以取得目前为止的战绩,干掉这么
多小鬼子。
所以他并不像其他那些中、国民党军官那样,不喜欢史迪威这个老头,即便是这个老头有时候脾气实在是不太好,说话也有些尖酸刻薄,这依旧让方汉民很尊敬这个美国老头。
也不管史迪威是不是发自内心要帮助中、国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确确实实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另外再他的实际统领之下,使得驻印军上下官兵,牢牢的团结一心,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在史迪威全力支持之下,驻印军始终可以获得充足的后勤保障,始终可以保持旺盛的战斗
力,通过连番苦战,几乎在英国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捷,彻底将第二师团给歼灭了。虽然最终田中新一这个老狐狸还是溜掉了,名义上第二师团并未被全歼,但是现在第二师团仅剩下了几百名残兵败将,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第二师团也成为了日军现在纸面上的一支部队,但是实际上
已经失去了任何战斗能力。
这一切的背后,都跟史迪威这个老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没有这个老头的鼎力支持和指挥的话,方汉民认为,就算是同等条件之下,全凭中、国民党军方,恐怕很难能打出这样的漂亮仗。
所以方汉民觉得,他必须要尊重这个老头,这一次他伤愈出院归队之前,他很有必要去向史迪威说一声谢谢。更重要的是,他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史迪威可能已经不会留在这里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