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姑娘说笑了。”江念情对着镜子看了又看,“腰这里似乎有些松,曹姑娘不若按照我的尺码将这条衣裙修改一下,中秋宴我就穿这件进宫。”江念情指了指烟紫色的一条裙子。
“江姑娘的眼光真真是好,”曹梦舒接过烟紫色的裙子,又拿出尺子,开始测量江念情的尺寸,“若是教江姑娘穿出去,那咱们铺子可就要名声大扬了。”
江念情也正有此意,她的成衣铺虽然开在京城中的繁华地段,但由于名声尚未打出,这几日来往的顾客也并不多。再加上铺子里的成衣还不算充裕,款式也不足,这几日曹梦舒才增加了一些不同款式的成衣,倒让成衣铺里看起来东西多了一些。
“那这段时间就要辛苦曹姑娘加紧缝纫了。”江念情抚了抚自己的肩头,又换了一身衣裳。
“那可不,有江姑娘这么一宣传,我可就要忙起来了。”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京城的街上都已经有了过节的气氛。江守也收到了来自边境的江怀黎的信,专程拿去给胡氏与江念情瞧了瞧。
“黎儿说了可以提前回来呢。”胡氏欣喜地说,“也有一年没有见到黎儿了。”
“是啊,大哥终于回来了。”江念情也十分欣喜。上辈子的时候,大哥由于早早地驻守边疆,也没有寻到机会返京帮助江怀生与江怀宁兄弟俩。于是江怀黎全身心地守护自己的嫡亲妹妹,此后江念情在郑家的地位高起来,与江怀黎地位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关系。
江怀黎回京的次数极少,而江念情又一直居住在京城里,算是在京城给皇帝留了人质,教皇帝不必猜疑。好在江怀黎仿佛天生就是打仗的好料子,在后面的几次出征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后告老还乡,如此回想起来,江念情也想起来,江怀黎也一直没有娶亲。
倒也不知晓是为什么。
“这次回来,不知道能待多久。”胡氏忽然开始惆怅,握住信的手紧了又紧。
“男儿志在四方,又岂能贪恋家中的温暖。”江守又开始吹胡子瞪眼。
江念情看着家中还算和气的氛围,开心地笑了笑。
中秋节到来的这一天,江家一大家子都坐在庭院里的大桌子上,江守在首座,他的左手边是江怀生等人,右边是胡氏以及江念情等人,倒也显得十分和睦。
“这次中秋节,家里终于多了两个人。”江守十分开心。“不过晚上进宫用宴,都不许出什么差错。”
按照中秋节的惯例,中午在各自的家中用膳,晚上才会聚集众臣在宫中用宴。但江守一般只带嫡生的江念情进宫,即使江怀生与江怀宁初次回家过中秋节,也是一样的待遇。好在其他时候,江守对嫡庶的观念没有那么刻板,兄弟几人又关系好,家中也没有可以承袭的爵位,倒也不必兄弟相争。
所以方才江守那句话,就是专程说给江念情听的。毕竟前段时间,江念情惹了那么大的事情,胡贵妃虽尚且不知是江念情暗中作怪,但江守也担忧江念情漏了马脚,被胡贵妃发现。再者,谢玉衡那边可是隐隐有答应这门亲事的准备。若是有谢玉衡地位的加持,惹怒一个胡贵妃的错误便也没有那么深重了。
胡贵妃的膝下只有一位六王爷,目前却也只有七岁,根本失去了夺嫡的能力。太子已经虚岁二十,十岁就开始跟随皇帝学习处理政务,十五岁已经可以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如今已经十年有余。
胡家空有一颗辅佐新皇的心,却只能投靠太子一方,无法以六王爷为主。而谢玉衡不同,他虽不被现在的皇帝所重视,在宫中的地位也许没那么高,但与太子的关系却非同小可,一看就非池中物。再加上谢玉衡处理事情的手段,都非平常人可以到达的。
“好,爹放心。”江念情点点头。
于是江守越发觉得江念情看起来十分顺眼了。
江守便又询问了江怀生兄弟两未来的打算,“江家不可能养你们一辈子,你们二人有想好做些什么吗?”
江怀生与江怀宁对视一眼,齐声道:“我们想进军营。”
这几日,兄弟俩在房间里想了许久,也同江念情分享过这些烦心事。说起来,有时候江怀生甚至觉得江念情比哥哥们还要有远见,也更了解他们。当江怀生说道实在不行就科举入仕,江念情立刻否决了江怀生。
“二哥,文与武本就是两个方向,你既有一身武艺,又有了练武人的脾气,又如何能适应文人的尔虞我诈。”
就是这句话,打消了江怀生与江怀宁二人打算破釜沉舟去科举的想法。
两人本就一心向武,又羡慕大哥的行事做派,自然对军营也充满了向往。再一听江念情的意见,就更加不愿意去掺和文人的世界了。
叫两个粗枝大叶的人去做那些细心事,他们可真的受不了。
江守听见兄弟俩的回答,刚刚翘起的嘴角又耷拉下去,“你们也跟着黎儿学?”
“父亲,”江念情帮忙解围,“二哥三哥自幼习武,心早就偏向军营了,又何谈学习一说。再者,报效国家又不一定非要在朝堂之上,军营也是不错的地方。”
“你是不知道战争有多可怕!”
江念情沉思了一下,回想起上辈子,除了楚国主动去收拾几个小国家,倒也没有大型的战争,再加上哥哥们都武艺高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爹爹身处朝堂之上,自然也更知晓朝堂有多危险。二哥三哥皆是性情直爽之人,哪里能在朝堂中立稳脚步?”
江念情这边与江守斗智斗勇,那边江念欣偷偷给江念情竖大拇指,再次觉得自己的阿姐英姿飒爽,敢做别人不敢做只敢说的事情。
江守听了江念情的话后,竟然觉得有几分道理。他再次打量自己不卑不亢的嫡亲女儿,总觉得这言谈举止与周身的气质,哪里是小小的尚书家能够培养出来的。